全民學科學-自主學習
自主科學學習活動 配合新課綱鼓勵「自發、互動、共好」精神,以科教館研發「自主科學DIY電子書」進行實作教學。透過適性回饋機制,給予提示及指導,將科技、科學與生活連結,使探究與實作的素養培養融入DIY體驗中。 活動時間:11月9日(二)、11月11日(四)、11月12日(五),10:30-11:30、14:00-15:00
體驗項目:上午「魔術相機」、下午「磁浮雪人」
參加方式:需網路預約報名,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540615fc2c3f0b87
對象及人數:親子觀眾,每場次15組(1大1小為1組,小朋友須4年級以上)
費用:免費
活動地點:科教館8樓科學教室 (可於B3、1F、2F搭乘東1、東2電梯,免驗票上8樓;若有購買常設展票券,亦可於進展場後,搭乘展場電梯上8樓體驗)。
注意事項:報名請以家長為報名者方便聯繫,為使公平及擴大學習效益,每組限報名一場次。
相關洽詢:實驗組 蘇小姐 02-66101234分機1699
全民科學日-線上科學課 2020年科學節辦理「i-Show線上科學課」大受好評。2021年持續推出並優化雙向教學互動,呈現科普教育0距離的公平性,使學習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達到無所不在、終身學習的效益。 活動時間:11月10日(三)11:20-12:00、13:30-14:10。
體驗項目:上午「回聲筒」、下午「迴旋飛機」
參加方式:需網路預約報名,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540615fb851bc505
對象及人數:國小(中年級以上)、國中學生,每場次100人
費用:免費
活動地點:線上直播(為達雙向互動教學,預計使用Teams線上軟體進行課程直播)。
注意事項:
1.報名請以個人為單位,為使公平及擴大學習效益,每人限報名一場次。
2.因採雙向教學,需自備電腦、筆電或平板等有鏡頭之設備。
3.如有資格不符者,將刪除報名。
相關洽詢:實驗組 蘇小姐 02-66101234分機1699
「簡易電子書探索與實作」教師研習 後疫情時代,引導教師善用科技輔助教學,透過文字、影像和影片的編排整合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習者也能藉由數位資源達到學習科學的效果。 課程大綱
研習內容(將依現場狀況由講師適時調整)
09:00~09:30:報到
09:30~10:00:認識電子書
10:00~11:30:電子書軟體介面與功能介紹
11:30~12:30:電子書範例體驗
13:30~14:30:科教館內展區巡禮
14:30~15:00:電子書內容取材
15:00~16:00:電子書動手實作
16:00~16:30:電子書成品分享與應用討論 活動時間:11月13日(六)09:30-16:30
活動地點:8F科學教室
參加方式:需網路報名,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D9XPgvWzeNLrGHVh7
對象及人數:教師、教育工作者,限25人
費用:免費
講師介紹:
講師:賴秋琳,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博士
研究專長:數位學習、行動學習、學習行為與歷程分析、多媒體設計與數位出版
研習時數:
1.全程參與者將核予6小時研習時數,如請假時數超過總時數1/3以上者則不核發研習時數。
2.為避免資源浪費,如完成報名後無故不參加者,將取消該教師本館6個月內相關師資研習報名機會。
注意事項:
1.報名參加需要自備Windows作業系統之筆記型電腦(Mac電腦無法進行)以利課程進行。
2.為配合防疫措施,請參加者自備口罩於入館後配戴。
3.本次研習提供午餐,為響應環保,請參加者自備環保餐具及環保杯,本館提供飲水機,可自行取用。
4.建議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恕本館不提供停車折抵,請見諒。
相關洽詢:實驗組 卓小姐 02-66101234分機5471、吳先生 分機5470
2022-09-29 |
> 更多
大師有約講座 11/6
在還沒30歲的時候,她就帶領半導體技術走向下一個世代!!
將0.3奈米晶片製成的時間從600秒縮減到30秒,挑戰不可能為可能
在奈米世界的微縮戰爭中,突破科技的枷鎖
讓全世界刮目相看,「她」是周苡嘉教授!
【2021年第二屆臺灣科學節】療癒限定!!
【大師講座】女力與努力:從原子的世界探索新科學 講者: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 周苡嘉教授
時間:11月6日(六)10:00-12:00
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9F國際會議廳
報名方式: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5456166b02ef1ea2
※活動免費,並提供全程參加者研習證書!!
周苡嘉博士現為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
2019年獲選為第十二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新秀獎」得主
更從全球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2017年IBM教授貢獻獎(Faculty Award)
研究表現同時獲得台灣和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肯定!
她的研究,足以加速摩爾定律,把全球半導體技術推往下一個世代!
這次教授將和我們分享她的女科學家之路及她在原子世界的研究
僅此一場 不要錯過!!
活動流程:
09:30-10:00 入場
10:00-10:05 主持人開場
10:05-10:10 貴賓致詞
10:10-10:15 引言(引言人: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朱慶琪主任)
10:15-11:35 大師講座
11:30-12:00 綜合討論
講者介紹: 周苡嘉教授2002年畢業於嘉義女中,於2006年從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畢業後,進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深造,於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其後在美國紐約IBM華生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後訓練,從2012年起開始在國立交通大學(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任教,於2020年成為正教授。 周教授的研究領域在奈米科學、材料相變化、臨場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學,著重在基礎科學的探索。從微觀的原子遷移行為,可以讓科學家更加理解材料如何形成、奈米結構如何變化,以及能如何控制材料的行為與性質。周教授近年來的研究方向包含半導體一維和二維的材料系統,以及合金的微結構。 周教授於研究生時期獲得美國UCLA入學獎學金、博士論文獎學金、台積電傑出研究生獎,她在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期,獲得美國顯微鏡學會會長獎,回台任教職後,周教授曾獲得台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美國IBM教授獎、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周教授現為台灣物理學會理事、台灣顯微鏡學會監事、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功能奈米材料中心計畫審議委員、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副編輯。 備註:
今周刊-周苡嘉:成功機率再小也不放棄任何機會!
台灣光華雜誌-周苡嘉:30歲的科學明日之星
本講座由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贊助
2022-09-29 |
> 更多
原住民族科學節 11/6
原住民族科學節市集 集結《原住民族科學節》展示,展出原鄉獨有的科學知識,歡迎到攤位中,體驗「原」來科學那麼厲害!
時間:11/6 10:00-17:00
地點:8F中廊 2021原住民族科學節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5536178f2cb63b4b 工作坊:太魯閣族文化數學概念繪本好好玩 繪本 ⟪織布機上的眼睛⟫ 導讀
親子小遊戲-親子大肌肉活動
親子編織活動
日期:11/6 10:00-12:00
地點:8F科學教室二
講師: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團隊
報名方式:適合7歲以下親子組(一大一小),名額12組,線上報名
活動收費:免費 工作坊:【2021臺灣科學節】原民科學-翻滾木公仔 原住民傳統的樂舞文化主要是表達人們與神靈之間的緊密連結,其中包含敬天愛神、口傳知識、相互溝通等功能,並非只是單純為表演目的而生,而是承載著祖先們的智慧結晶,透過木公仔翻滾、旋轉的模樣,讓我們一起吟詠生命,翻滾樂舞。
活動日期:2021/11/6(六) 10:00-12:00 (09:30開始報到)
活動地點:科教館 8F 中廊
活動講師:翁子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系張玉山教授團隊
報名方式:適合7歲以上親子組(一大一小),線上額10組,可現場排候補,請於活動前30分鐘於工作坊區登記。
活動收費:每組200元,會員價150元。
https://estore.ntsec.gov.tw/classDetail.aspx?CLASS_NUM=0000005242 工作坊:【2021臺灣科學節】原民科學-野豬斜坡自走玩具 與山林共生的狩獵文化,是原住民傳承下來的族群精神,而透過山豬由斜坡自走而下,探索重心、重力、摩擦力的科學原理,一前一後的順暢運行達到科技的動態平衡,文化與科學的結學的結合將賦予進敬天共享狩獵文化的新科技精神。
活動日期:2021/11/6(六) 14:00-16:00 (13:30開始報到與排候補)
活動地點:科教館 8F 中廊
活動講師:翁子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系張玉山教授團隊
報名方式:適合7歲以上親子組(一大一小),線上額10組,可現場排候補,請於活動前30分鐘於工作坊區登記。
活動收費:每組200元,會員價150元。
https://estore.ntsec.gov.tw/classDetail.aspx?CLASS_NUM=0000005241
太魯閣族文化數學概念繪本好好玩 繪本 ⟪Truku勇敢小獵人⟫ 導讀
親子小遊戲-背地瓜數地瓜之小遊戲
日期:11/6(六) 14:30-15:30
地點:8F科學教室二
講師: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團隊
報名方式:適合7歲以下親子組(一大一小),名額12組,線上報名
活動收費:免費
攤位 攤位名稱:數.太魯閣 單位名稱: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簡介:我們從太魯閣族傳統文化中,發展出幼兒閱讀與數學概念,並創作出繪本,《Truku勇敢小獵人》、《小小Truku之勇敢狩獵》、《織布機上的眼睛》等,此次將展示包括原住民族繪本、太魯閣族的傳統服飾、織布機與傳統編織文化與數的遊戲。
攤位名稱:blaq balay!部落「行」腳:運算思維我最「行」 單位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
簡介:推廣類神經網路辨識系統結合自駕車(AI自駕車)之科普活動,原住民科學教育課程設計為基礎,設計具有原族民族文化的學習媒材,透過讓學生動手架設AI自駕車以了解自駕車的基本感測器配件、推廣類神經網路辨識系統的物體辨識原理,以及如何將類神經網路辨識系統結合至自駕車的程式設計。計畫對社會面將讓學生、民眾了解人工智慧在生活的應用與AI自駕車的科普知識。
攤位名稱:魯凱「漁」你相遇 單位名稱:國立中山大學教育所、海生館、霧台文物館
簡介:從魯凱族傳統生態知識及守護山林、里川里海的智慧中,學習與了解魯凱族的漁獵文化,並使用科學方法來辨識台灣淡水魚的生物特徵,認識淡水魚的魯凱語命名的由來,最後藉由療癒的泥雕拓印與圖騰漁卡著色,將魯凱漁帶回家。
攤位名稱:可惡! 倍因了! 單位名稱: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
簡介:透過展出創作繪本,使參觀者瞭解原住民族文化內涵外,亦提供多元化的桌遊,讓大、小朋友一同遊玩,並在寓教於樂的活動中,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跟著團隊一起學習,不僅能促進大腦思考,活絡身心,也希望能在享受活動氛圍的同時,吸收數學知識,更能了解豐富及多元的原民文化,歡迎燒揪來七逃「數學」!!
攤位名稱:大大科學小麥克 單位名稱:大大文教顧問有限公司
簡介:闖關活動-過關送神秘小禮物
1.飛碟降落區(停駐降落區)
2.青蛙跳水桶(跳進水桶)
3. 荒野大鏢客
攤位名稱:原住民STEAM!一起動手玩! 單位名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張玉山教授研究團隊
簡介:擁有多樣性生態的臺灣孕育出了原住民族的豐富內涵,透過熟悉他們的歷史並從衣飾文物上窺探他們的文化,從而瞭解各族圖騰所代表之祖先祖靈的象徵,實驗觀察自走玩具、翻滾木工仔與不同AI專題,動手玩的過程同時也動腦想原理,並更進一步感受原住民族群敬畏天地尊敬祖靈以及與大自然共存的美好!
1自走山豬
2自走原住民
3翻滾原住民
4原住民AI輸送帶分類
5原住民電梯
2022-09-29 |
> 更多
山中奇遇記-回聲筒
2022-09-29 |
> 更多
魔術存錢筒
2022-09-29 |
> 更多
什麼是巴克球?
2022-09-29 |
> 更多
水果泡泡浴
2022-09-29 |
> 更多
乾洗手 洗乾淨
2022-09-29 |
> 更多
加油汽笛
2022-09-29 |
> 更多
自製乳液
2022-09-29 |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