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演示」館員出動!
本館的科學演示每場次約為30分鐘,運用教具、展品說明生活中的現象、科學原理、科學名詞,包括起承轉合完整性。技巧上能符合4S--Suspense(懸疑)、Stimulate(刺激)、Surprised(驚訝)、Satisfy(滿足)過程,同時兼具觀眾互動、探究等特色。每月推出多項主題科學演示,歡迎現場參加。
活動時間
每週三、五,14:30(每場次約30分鐘)
演示地點:5樓極大極小劇場
日期 |
星期 |
項目 |
3月1日、3月3日 |
三、五 |
看聲音在跳舞 |
3月8日 |
三 |
無字天書 |
3月15日、3月17日 |
三、五 |
神奇磁浮椅 |
3月22日、3月24日 |
三、五 |
無字天書 |
3月29日、3月31日 |
三、五 |
神奇磁浮椅 |
備註:
3/10(五)暫停一次。
科學演示簡介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變成葡萄糖的過程。這在幾百年間,科學家對於植物生長提出不同的問題,而且透過實驗了解在生長過程中的各項要素,並且結合不同的實驗結果,針對這些要素有了更多了解,光合作用中之各個要素(水、氣體變化、光、葡萄糖),最終結合眾人的研究,完成課本上出現的光合作用反應。
2.乾冰及肥皂水
從乾冰與肥皂水與製造泡泡引起動機,透過演示呈現善用兩者與產生泡泡相關的特性,合作產生不一樣的泡泡;再透過指示劑顏色變化,說明兩者酸鹼性質不同,但合作之後也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3.好吹、好涼、好生氣
流動的空氣,引發神奇的壓力差異,你一定不能錯過「好吹、好涼、好生氣。」!讓演示者透過色紙、透明塑膠片、塑膠管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操作,帶領民眾觀察:在空氣流動下產生的運動,了解基礎的流體特性。
4.時間過了多久
以科學史上的伽利略發現單擺的情境,利用感測器和10秒挑戰加深觀眾對單擺等時性的印象與週期變化並透過保齡球擺的體驗及10秒計時挑戰來等科學遊戲,來體驗「時間過了多久」。
5.靜電惦惦惦
在生活中有沒有被靜電電到的經驗呢?透過各式各樣的小實驗說明「靜電」產生的原因,並使用范氏起電機感受電到的感覺!
6.與大氣壓力拔河
17世紀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製作了兩個可以完全密閉空心半球,闔上後中間抽真空,發現共要16匹馬,才能將兩個半球拉開...想知道大氣壓力到底有多大嗎?一起來體驗吧!
注意事項
1.活動免費參加(須購買3-6F常設展門票進入展場)。
2.活動時間、地點、主題如有異動,依現場公告為準。
3.配合防疫措施,5樓極大極小劇場採梅花座,最高容納135人。
4.請務必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配合防疫規定。
線上學習資源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於科教館YouTube頻道的播放清單中搜尋「科學演示」,即可觀賞演示影片線上學習!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imoCS8liTKmDgW5WFJrjMv8_U1fufS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