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頁

:::
Ellipse

「MUSE大玩家-探索知識COOL」聯合行銷集章活動

「MUSE大玩家-探索知識COOL」聯合行銷集章活動 活動日期:111.7.1(五)-9.30(五) 科教館集章闖關辦法: STEP1 索取集章單或個人手機下載iMuseum APP ►電子集章:以個人手機登入iMuseum APP「MUSE大玩家」活動頁面即可集章 ►紙本集章:7月1日起可至1樓服務台索取紙本活動集點卡。 STEP2 蒐集戳章-參加闖關任務(擇一參加即可) 闖關任務 Let's HOMING ♦活動地點:4F《找家 HOMING》展區 ♦收費方式:免費,但需購買常設展門票(全票100元;優待票70元)。 ♦活動對象:一般觀眾 ♦闖關方式:請帶著如探險家第一次遇見陌生物種的好奇心,跟著《找家 HOMING》學習單開啟一場藍星的冒險,完成展覽學習單並至1樓服務台出示確認,即可集章(每人限兌換一份宣導品)。 STEP3 兌獎 凡集滿3個館所戳章(需跨一縣市),即可兌換活動宣導品-科教館魔方,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每人限領一卡,數量有限發完為止)。 活動官網:http://muse.moe.gov.tw/

> 更多

Ellipse

尬科學-國高中生科學演示擂台賽

安迪沃荷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的15分鐘!」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 Andy Warhol 現在就邀請你們來挑戰成名的15分鐘!不論你是科學愛好者,還是只是喜歡表演的人,只要你敢秀、會秀,就可以參加。 歡迎國、高中生個人或組隊報名,盡情發揮創意設計科學演示橋段,除了能對大眾演出,在這個資訊暢流的年代,更需要能結合視頻拍攝,串聯抖音或YouTube、IG、Facebook 等平台宣傳自己的演出,入選的參與團隊將能在第三屆臺灣科學節期間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舞台演出並舉行決賽! 【獎項】: ►第一名1組,獎金6,000元,獎狀乙只 ►第二名1組,獎金3,000元,獎狀乙只 ►第三名2組,獎金1,500元,獎狀乙只 ►佳 作5組,獎金1,000元,獎狀乙只 ►最佳指導教師 三名,獎金1,000元,獎狀乙只 ※注意事項:獎金以中華郵政禮券支付,並依中華民國所得稅法扣繳所得稅 參賽對象: 對科學有興趣、對表演有熱忱的小學五、六年級、國中、高中生,可個人報名,也可組隊報名,每組至多以3人為限,每組一位指導教師(不限學校教師)。 報名方式: 於111年9月30日(五)前完成線上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1fPKorJxJWBzxf4FA。 比賽時程: 項目 時間 備註 報名 自公布日起至9月30日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1fPKorJxJWBzxf4FA 推廣活動 111年9月17日 14:00-16:00 可自由參加 繳交初選作品 自公布日起至9月30日 17:00前 上傳影片至雲端並提供參賽影片連結給主辦單位下載 (檔案格式MP4,檔名:演示題目-參賽者姓名) 入圍公布 111年10月17日11:00 電聯及E-mail通知參賽者,並公布於科教館網站 決賽日期 111年11月6日 於科教館1F大廳實地舉行 參賽證書及參賽紀念品領取 評選方式: 一、初賽評選方式:由評審委員3名,依參賽隊伍繳交之影片內容選出10件作品入選決賽。 二、決賽評選方式:由評審委員6名,評分占85%、現場觀眾投票占15%,現場選出優勝隊伍。 三、評分標準: (1)科學應用與正確性40% (2)創意性30% (3)娛樂性20% (4)臺風穩健度10% 簡章下載:附件PDF檔

> 更多

Ellipse

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絶妙點子特展(109/07/15-109/11/15)

仿生展回來了! 「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絶妙點子特展」自106年底於本館閉展後,陸續巡迴廣東科學中心、澳門科學館、重慶科技館、新竹市風livehouse,總參觀人次已經突破60萬,並受到各界好評,現在,仿生展再次回到科教館,歡迎老朋友、新朋友一起來,千萬別再錯過囉! 你知道在你的身邊,有一座無可比擬的巨型知識寶庫嗎? 它正是-大自然生物演化38億年的永續智慧! 透過大自然的觀察學習,究竟如何激發腦內創新的靈感? 展覽特色 1. 帶領觀眾從動物、植物、自然環境及未來創新等多元面向,深入認識仿生科技的奧妙 2. 豐富多元的互動式展品陳列,結合國內外標本製作與雕刻模型大師呈現栩栩如生的展品 3. 仿生發明故事動畫影片-深入淺出介紹仿生科技發明家的小故事 4. 主題式挑戰工作坊-沉浸式體驗學習,透過動手操作激發仿生的創意發明 想知道設計師和發明家如何向大自然演化38億年的智慧學習嗎?邀請您一起進入仿生的世界一探究竟! 展覽介紹 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 Biomimicry-inspired by Nature 仿生意指從生物獲取靈感,從大自然學習並找出解決辦法。「仿生學」(Biomimicry)是由生物學家Janine Benyus(珍妮.班亞斯)在1997 年將生命永續的意義與仿生科技做緊密結合,首次提出這個名詞,Bio在希臘文代表生命,而mimesis是模仿的意思。這是一門跨領域的科學,從生物、材料、工程、醫學、機械、農業等皆包含在仿生學的應用範疇,它是指以辨識、分析與採用大自然的策略來解決科技的問題;並非僅複製大自然的設計,而是透過充分了解大自然的解決方案,來彌補及挽救人類所面臨的問題。 從動物來的靈感 Inspiration from Animals 向鳥兒學飛翔 Learning How to Fly from Birds 人類夢想著像鳥兒一樣在天空飛翔,達文西研究鳥類的飛行,也設計多款的飛行器,雖然當時未能真正飛上天空,但也為後人奠定研究的基礎。此外,鳥類還有其他值得學習的地方,日本新幹線的設計向翠鳥和貓頭鷹學習減低噪音方式,啄木鳥和巨嘴鳥則啟發了安全帽避震結構的設計等。 向大象學靈巧 Learning How to be Agile from Elephants 靈感來自大象的長鼻,德國飛斯妥公司聯合歐洲最大科學應用研究機構共同開發一款仿生機械手臂,能自由彎曲、拿東西,輕巧、靈活且準確性高。 仿效爬蟲的適應力 Mimicking the Adaptability of Reptiles 神奇的壁虎腳掌上有極細的絨毛,讓牠們能隨意控制腳下的附著力,可以在垂直牆壁或玻璃上行走。壁虎膠帶與壁虎機器人模仿壁虎自由控制的附著力,可任意黏著在各種材質表面上。德州角蜥和刺角蜥在鱗片外表都有蜂巢狀的微細裝飾,這樣的結構可以使表面成為超親水,形成穩定的水膜,這使得它們幾乎全身都可以收集水氣,這種結構在未來的工程上應用上極具啟發,例如可運用在機械的潤滑上,使潤滑劑都可輸送至特定的零件上。 像蟲兒般絢麗與多變 Being as Brilliant and Diverse as Insects 日本帝人纖維公司(Teijin Fibers Limited)是日本一家大企業,重視永續經營與減少對環境影響。其研究人員研究南美洲藍默蝶(morpho butterfly)鱗片以及孔雀和藍鳥羽毛,研究出藍默纖維(Morphotex)利用其纖維結構與光線來創造色彩。 由植物來的啟發 Inspired by Plants 魔鬼氈是仿生學研究最為人知且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它的註冊商標Velcro是由 2 個法文單字拼起來:velour(絨毛) 和 crochet(鉤子)。20世紀初的瑞士工程師喬治.德.麥斯楚有一次外出打獵回家後,發現褲子及小狗身上黏有小果實,以顯微鏡觀察發現果實上佈滿小芒刺,而這些芒刺小針擁有無數的微小鉤子,經由這些小芒刺的啟發他發明了魔鬼氈。 另外,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葉,其可以自潔的結構特性已被廣泛地應用,天堂鳥授粉的機制則啟發建材的發明。 從自然環境找解答 Finding Answers from Mother Nature 人類過去因著追求工業的發展,線性的發展而產生許多的污染和廢棄物,近年來學習自然系統以封密的循環,可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以及自然資源的耗竭,目前也己有許多案例,如荷蘭的park 2020即是以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設計的循環經濟的方式。 「負壓式自動進氣地下灌溉裝置」結合「模仿雨林植物外環境生態」與「模仿人體動物內循環系統」是一種兼顧自然生態與科技創新,從土壤裡「創造」生機的農業生產方法。 一座成熟的森林可以完全獨立維持其生物多樣性及豐富度,珍妮.班亞斯提出了仿效森林運作10個企業經營的原則;英特飛公司(Interface, Inc)是全球最大的拼塊地毯製造,他們遵照仿生學原則,改變工廠製造程序而有極大的成長。 仿生挑戰工作坊 提供空間、工具、材料與任務挑戰,讓觀眾實驗自行設計並動手進行仿生的創意思考,期望參與者能由展示中的生物或自然環境中啟發並融入其作品中。 1. 翅果飛行器 挑戰工作坊 2. 結構設計 挑戰工作坊 3. 機械手臂 挑戰工作坊 4. 永續城市 挑戰工作坊 參觀資訊 展覽日期 109年7月15日(三)至109年10月4日(日)止(延展至109年11月15日(日)) 本展覽於開館時間提供參觀,配合休館日無開放 展覽時間 配合休館日,平日 09:00-17:00(16:00截止入場) 寒暑假、假日 09:00-18:00(17:00截止入場) 展覽地點 本館七樓西側展覽區 票價資訊 持當日有效常設展門票即可進入參觀

> 更多

Ellipse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111年(第25期)志願服務人員錄取名單公告

> 更多

Ellipse

【2022 館館手牽手——Let’s Talk about Diversity!】

多元與共融(Diversity and Inclusion)是什麼呢? 學習尊重每個人的獨一無二! 今年暑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與國家兩廳院、國立歷史博物館一起「館館手牽手」,首次以「多元(Diversity)」的主題,帶領大家透過工作坊、展覽、體驗活動,盡情探索表演藝術、科學與歷史人文的跨領域連結! 期待大小朋友們不僅樂在其中,也能獨立思考,一起擁抱多元、邁向共融,學習尊重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珍貴特質。 因為擁抱多元共融,就是擁抱這個世界原本的樣貌。 So, Let’s Talk about Diversity! 手牽手來探索更多館館好朋友! 🎈 (一頁式網頁網址):https://reurl.cc/6Z91Zb 莎士比亞說:「接觸自然一回便認同整個世界為親人!」,在科教館全新的《找家Homing》常設展中,我們一起尋覓在地球這塊藍星與萬物共存的法則。科教館也準備了一系列生物多樣性主題的工作坊、講座及實驗劇場,邀請大家理解生物多樣並尊重萬物生命,共享世界! 科教館精彩活動: 一、《鳥類的隱形殺手-窗殺》 鳥類是生態系中極為重要的成員,此外在農業、藝術、文化與科學也都有重要的價值。 生活周遭卻暗藏著鳥類的隱形殺手-透明的玻璃窗戶。 因為人類建築使用了大量的玻璃窗戶,鏡像反射出天空與樹林,鳥類誤以為可以飛越通行而撞擊窗戶。 由於窗殺是因鳥類分辨不出鏡像,所以改善方式就是破壞窗戶的反射,讓鳥類看到障礙物而放棄通行。 是否意外,人類的無心之舉也隱藏著對生態系的破壞.... 一起來認識「窗殺」議題,並一起動手妝點最友善環境的「窗紗」再帶回家 時間:7月10日(日) 14:00-16:00 地點:科教館 4F環境探索角 授課講師:新北市八里國中王俊凱老師 參加方式:每場次限額35組親子,每組材料費250元/賽恩斯會員200元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x9oA21 二、《共饗 塑界--生物多樣性實驗劇場暨塑食工作坊》 大自然的精靈失去了他的羽衣無法回家,勇敢的人類小女孩加入了他找家的行列,在女孩的幫助下,精靈可以回家嗎?小女孩又會發現什麼人類在地球上的秘辛呢? 在欣賞表演後,還有【塑食工作坊】,一起動手挑戰,把破壞環境、萬年難以消失的塑膠袋華麗變身,變成有用又美麗的東西吧! 時間:7月17日(日) 14:00-16:00 地點:科教館4F環境探索角 表演團隊:牧夫肢間舞團 塑食工作坊講師:廢青不廢創辦人 楊芳宜 參加方式: 1、【共饗 塑界】實驗劇場 14:00-14:15:不限人數,憑科教館當日常設展門票或有效賽恩斯卡免費觀賞。 2、【塑食工作坊】14:30-16:00:限額35組親子,每組材料費250元/賽恩斯會員200元。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Rr8m3x 三、《消失的淺山精靈-石虎》講座 石虎是臺灣的原生種,然而牠們卻面臨了非常大的生存危機,因為棲息地離類生活空間很近的關係,往往在人為的開發需求中被犧牲.... 「我們可以為石虎做些什麼?」來想一想然後化做實際行動,成為石虎保育的一員吧! 講座結束後還可以DIY可愛的石虎杯墊著色,聽完整場講座就把可以可愛的石虎杯墊帶回家~ 時間:7月23日(六) 14:00-16:00 地點:科教館4樓環境探索角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8ozRGb ※※注意事項:石虎杯墊DIY為講座限定,需全程聽完講座才可獲得!※※ 特別加映 科教館X史博 《Creative Boom!紅色寶盒─小鬼出任務》@科教館 關於紅色,你想到什麼? 身穿紅衣的捉鬼大將軍「鍾馗」是正義的化身,殺鬼無數。 不過在他帥氣身影背後,卻有被欺負的辛酸過往。 這讓鍾馗在捉鬼路上,會用各種方法理解小鬼為什麼會這樣! 本活動歡迎大小朋友從國家重要古物《鍾馗馴鬼冊》的故事出發,跟著鍾馗用肢體練習X科學實驗X創意想像一起來辦案,學習多元理解自己和他人。 時間:7月24日(日)14:00-15:30 地點:科教館11樓多功能教室 參加方式: 1、每場次至多10組(1組以一名兒童,一至兩名成人為限。如遇一名成人攜帶兩名兒童,則需為兩名兒童分別報名) 2、年齡限制:小孩年齡5歲至8歲(出生日期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大人不限 3、活動費用:一組200元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7Dnm49

> 更多

Ellipse

隱私權政策與網站宣告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資訊安全管理作業規範 壹、依據: 教育部96年12月19日台電字0960196582號函頒發之「教育部所屬機關及各公私立學校資通安全工作事項」。 貳、適用對象: 本規範適用對象如下: 一、本館全體同仁(含工讀生、臨時人員、替代役)。 二、來館使用網路民眾 三、委外資訊廠商及其他與本館業務相關人員。 參、本作業規範適用範圍包括:網路安全管理、電腦設備安全管理及應用軟體安全管理。 一、網路安全管理作業規範如下: (一)、電腦網路使用與資訊安全管理: 1. 本館處理行政公務電腦網路使用以網域帳號及密碼控管。 2. 處理行政公務電腦禁止將帳號與密碼交付他人運用,並不得使用他人帳號與密碼登入電腦,離職時由資訊單位將密碼帳號刪除。 3. 禁止利用點對點軟體分享下載資料或將館內電腦資料匣開放讓館外人員分享使用。 4. 網路使用者應關閉網路資源分享功能,防止資料外流,並不得以任何手段蓄意干擾或妨害網路系統正常運作。 5. 禁止利用館內網路散播病毒、發表毀謗言論、傳送色情圖片等不當行為。 6. 館內處理行政公務電腦須遵守本館同仁使用電腦安全自我檢查表檢查規定。 7. 網路使用者應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者避免下列可能涉及侵害智慧財產權之行為: (1)來路不明或未經授權之電腦程式。 (2)下載、拷貝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 (3)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將受保護著作資料上傳於外部公開網站或部落格中。 (4)BBS或其他線上討論區上之文章,經作者明示禁止轉載,而仍然任意轉載或轉寄。 8. 廠商進行維護時應採行必要的事前預防及保護措施,以預防及偵測電腦病毒、木馬及邏輯炸彈等惡意軟體之侵入。 9. 無論與本館有無直接合約關係,廠商之人員有接觸本館資訊系統及機密資訊者,均負有保密責任。 10. 廠商對本館資訊資產不得未經授權的存取、洩漏、更改、破壞或干擾。 (二)、電子郵件安全管理(針對處理行政公務電腦): 1. 郵件軟體應關閉信件預覽功能。 2. 來路不明電子郵件不宜任意開啟,以免啟動駭客惡意執行檔。 3. 敏感性或具保密需求之郵件,應採取適當加密措施。 4. 禁止以匿名信或偽造他人名義發送電子郵件。 5.若有公告事項,依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資訊電子公告作業規範辦理。 二、電腦設備安全管理作業規範如下: (一)、伺服器主機安全管理: 1. 電腦伺服器主機設備應妥善保管,並以帳號密碼控管。 2. 伺服器主機除由系統維護人員基於業務需要執行啟動及操控外,其他人員不得擅自操作。 3. 電腦伺服器專用電源插座,不得使用於電腦以外之設備,以免耗用不斷電系統電源,造成跳電當機,影響電腦正常運作。 4. 電腦伺服器周圍環境不得攜入或存放磁性、放射性、易燃性及易爆性物品,並嚴禁嬉戲、吸菸及飲用食物。 (二)、個人電腦設備安全管理: 1. 電腦應使用專用電源延長線,避免與其他電器用品共用插座,以免電力無法負荷導致火災等危害安全情事。 2. 個人電腦設備應維持整潔,電腦風扇出口禁止雜物阻擋,並注意通風,以維安全。 3. 使用個人電腦設備應盡善良保管人維護責任,禁止任意拆卸或安裝硬體。 4. 個人電腦於下班或公出時應關機以維設備安全。 5. 處理行政公務電腦應設螢幕保護程式密碼,時間為15分鐘以內,防止無關人員使用。 (三)、電腦設備作業系統安全管理: 1. 電腦設備作業系統及相關伺服器軟體應適時更新軟體及進行漏洞修補。 2. 電腦設備作業系統應安裝防毒軟體並適時更新病毒資料庫。 (四)、個人資訊安全管理: 1. 敏感性或具保密需求之資料應採檔案加密,存放辦公室固定電腦為主,並注意實體隔離,勿存放於隨身儲存設備中。 2. 若需公務電腦資料攜回家中處理,應先將隨身儲存設備中之敏感性或具保密需求資料刪除,以維安全。 3. 同仁經由網際網路下載檔案或使用隨身碟(USB)應立即進行病毒掃描,確認安全無毒後才可使用。 三、應用軟體安全管理作業規範如下: (一)、本館各組室軟體購置與使用,應採合法授權軟體,同時符合智慧財產權相關法規規定。 (二)、一般性應用軟體採購各組室可依需求提出申請,並由資訊單位彙整,經館長核定後依採購程序辦理,購置後統一由資訊單位納入管理。 (三)、購入之軟體應依「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財物管理作業規範」配合總務組財產管理人員統一列冊管理,有關授權證明、原版程式及使用手冊由資訊單位妥善儲存與管理。 (四)、列冊管理之軟體依需要提供各單位使用,並應登錄使用者單位、姓名及使用日期等相關資料供管理參考。 (五)、採購應用軟體與系統、資料庫及程式開發等應用程式,應注意所有輸入欄位應有字元檢查功能,排除不必要特殊字元,以防止資料庫隱碼(SQL-Injection)攻擊。 肆、違反處分: 一、本館全體同仁:遵照教育部資安規定,每年定期由本館資訊人員進行內部稽核作業外,並且於平日進行不定期稽核,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未通過稽核項目處分說明如下 (一)一級:違反以下項目,由資訊單位進行口頭告誡,並請其立即改正,不改正者由資訊單位逕行改正。 1. 個人電腦下班或公出時未關機。 2. 螢幕保護程式未設密碼或螢幕等候時間大於15分鐘。 3. 使用個人電腦設備未盡善良保管人維護責任,任意拆卸或安裝硬體。 4. 個人電腦設備電腦風扇出口擺放雜物阻擋。 5. 電腦專用電源延長線與其他電器用品共用插座,導致電力無法負荷者。 6. 未遵守本館同仁使用電腦安全自我檢查表13項檢查項目。 (二)二級:違反以下項目,由資訊單位告發,報請該同仁主管口頭告誡並請當事人依行政程序檢討報告陳核,若涉有違反其他法律,由當事人自負其法律責任。 1. 敏感性或具保密需求之資料未採檔案加密。 2. 利用點對點軟體分享下載資料或將館內電腦資料匣開放讓館外人員分享使用。 3. BBS或其他線上討論區文章,經作者明示禁止轉載仍然任意轉載或轉寄。 4. 利用館內網路散播病毒、發表毀謗言論。 5. 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將受保護著作資料上傳於外部公開網站或部落格中。 6. 下載、拷貝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或使用來路不明與未經授權之電腦程式。 7. 網路使用者蓄意干擾或妨害網路系統的正常運作。 8. 利用館內網路傳送色情圖片等不當行為。 9. 以匿名信或偽造他人名義發送電子郵件。 二、委外資訊廠商人員:本項人員違反下列規範者,處分說明如下,若涉有違反其他法律,由當事人自負其法律責任。 (一)一級:違反以下項目,由資訊單位進行勸導改進,不改正者由資訊單位簽呈發文該公司進行改正。 1. 使用電腦設備未盡善良保管人維護責任,任意拆卸或安裝硬體。 2. 應用軟體與系統、資料庫及程式開發等應用程式,應注意所有輸入欄位應有字元檢查功能,排除不必要特殊字元,以防止資料庫隱碼(SQL-Injection)攻擊。 3. 利用館內網路傳送色情圖片等不當行為。 4. 廠商進行維護時未採行必要的事前預防及保護措施,以預防及偵測電腦病毒、木馬及邏輯炸彈等惡意軟體之侵入。 (二)二級:違反以下項目,由資訊單位簽辦發文該公司改正,若涉有違反其他法律,除由當事人自負其法律責任,並依相關法律究辦。 1. 下載、拷貝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或使用來路不明與未經授權之電腦程式。 2. 利用點對點軟體分享下載資料或將館內電腦資料匣開放讓館外人員分享使用。 3. 利用館內網路散播病毒、發表毀謗言論。 4. 網路使用者蓄意干擾或妨害網路系統的正常運作。 5. 資訊資產未經授權的存取、洩漏、更改、破壞或干擾。 6. 廠商之人員洩露本館資訊系統及機密資訊者。 三、來館使用網路民眾及其他與本館業務相關人員(含圖書館、實驗室及各樓層無線上網人員): (一)本作業規範置於一樓大廳服務台、地下一樓會員服務處、實驗室、九樓圖書館服務台等處,供申請網路人員閱覽使用。 (二)本項人員違反下列規範者,收回網路使用權,若涉有違反其他法律,由當事人自負其法律責任。 1. 利用點對點軟體分享下載資料或將館內電腦資料匣開放讓館外人員分享使用。 2. 利用館內網路散播病毒、發表毀謗言論。 3. 下載、拷貝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或使用來路不明與未經授權之電腦程式。 4. 網路使用者蓄意干擾或妨害網路系統的正常運作。 5. 利用館內網路傳送色情圖片等不當行為。 6. 以匿名信或偽造他人名義發送電子郵件。 (三)網路使用者應確實遵守著作權法不重製、安裝、使用非法軟體,若經查獲需自行擔負刑事、民事等責任。 四、本作業規範未載明事項,依民法、刑法、著作權法、其他相關法律或規範辦理。 伍、發布與施行:本規範奉館長核定後,發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洽詢資訊 電話:02-66101234分機1518 電子郵件:shkao@mail.ntsec.gov.tw

> 更多

Ellipse

資訊安全管理政策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資訊安全管理作業規範 壹、依據: 教育部96年12月19日台電字0960196582號函頒發之「教育部所屬機關及各公私立學校資通安全工作事項」。 貳、適用對象: 本規範適用對象如下: 一、本館全體同仁(含工讀生、臨時人員、替代役)。 二、來館使用網路民眾 三、委外資訊廠商及其他與本館業務相關人員。 參、本作業規範適用範圍包括:網路安全管理、電腦設備安全管理及應用軟體安全管理。 一、網路安全管理作業規範如下: (一)、電腦網路使用與資訊安全管理: 1. 本館處理行政公務電腦網路使用以網域帳號及密碼控管。 2. 處理行政公務電腦禁止將帳號與密碼交付他人運用,並不得使用他人帳號與密碼登入電腦,離職時由資訊單位將密碼帳號刪除。 3. 禁止利用點對點軟體分享下載資料或將館內電腦資料匣開放讓館外人員分享使用。 4. 網路使用者應關閉網路資源分享功能,防止資料外流,並不得以任何手段蓄意干擾或妨害網路系統正常運作。 5. 禁止利用館內網路散播病毒、發表毀謗言論、傳送色情圖片等不當行為。 6. 館內處理行政公務電腦須遵守本館同仁使用電腦安全自我檢查表檢查規定。 7. 網路使用者應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者避免下列可能涉及侵害智慧財產權之行為: (1)來路不明或未經授權之電腦程式。 (2)下載、拷貝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 (3)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將受保護著作資料上傳於外部公開網站或部落格中。 (4)BBS或其他線上討論區上之文章,經作者明示禁止轉載,而仍然任意轉載或轉寄。 8. 廠商進行維護時應採行必要的事前預防及保護措施,以預防及偵測電腦病毒、木馬及邏輯炸彈等惡意軟體之侵入。 9. 無論與本館有無直接合約關係,廠商之人員有接觸本館資訊系統及機密資訊者,均負有保密責任。 10. 廠商對本館資訊資產不得未經授權的存取、洩漏、更改、破壞或干擾。 (二)、電子郵件安全管理(針對處理行政公務電腦): 1. 郵件軟體應關閉信件預覽功能。 2. 來路不明電子郵件不宜任意開啟,以免啟動駭客惡意執行檔。 3. 敏感性或具保密需求之郵件,應採取適當加密措施。 4. 禁止以匿名信或偽造他人名義發送電子郵件。 5.若有公告事項,依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資訊電子公告作業規範辦理。 二、電腦設備安全管理作業規範如下: (一)、伺服器主機安全管理: 1. 電腦伺服器主機設備應妥善保管,並以帳號密碼控管。 2. 伺服器主機除由系統維護人員基於業務需要執行啟動及操控外,其他人員不得擅自操作。 3. 電腦伺服器專用電源插座,不得使用於電腦以外之設備,以免耗用不斷電系統電源,造成跳電當機,影響電腦正常運作。 4. 電腦伺服器周圍環境不得攜入或存放磁性、放射性、易燃性及易爆性物品,並嚴禁嬉戲、吸菸及飲用食物。 (二)、個人電腦設備安全管理: 1. 電腦應使用專用電源延長線,避免與其他電器用品共用插座,以免電力無法負荷導致火災等危害安全情事。 2. 個人電腦設備應維持整潔,電腦風扇出口禁止雜物阻擋,並注意通風,以維安全。 3. 使用個人電腦設備應盡善良保管人維護責任,禁止任意拆卸或安裝硬體。 4. 個人電腦於下班或公出時應關機以維設備安全。 5. 處理行政公務電腦應設螢幕保護程式密碼,時間為15分鐘以內,防止無關人員使用。 (三)、電腦設備作業系統安全管理: 1. 電腦設備作業系統及相關伺服器軟體應適時更新軟體及進行漏洞修補。 2. 電腦設備作業系統應安裝防毒軟體並適時更新病毒資料庫。 (四)、個人資訊安全管理: 1. 敏感性或具保密需求之資料應採檔案加密,存放辦公室固定電腦為主,並注意實體隔離,勿存放於隨身儲存設備中。 2. 若需公務電腦資料攜回家中處理,應先將隨身儲存設備中之敏感性或具保密需求資料刪除,以維安全。 3. 同仁經由網際網路下載檔案或使用隨身碟(USB)應立即進行病毒掃描,確認安全無毒後才可使用。 三、應用軟體安全管理作業規範如下: (一)、本館各組室軟體購置與使用,應採合法授權軟體,同時符合智慧財產權相關法規規定。 (二)、一般性應用軟體採購各組室可依需求提出申請,並由資訊單位彙整,經館長核定後依採購程序辦理,購置後統一由資訊單位納入管理。 (三)、購入之軟體應依「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財物管理作業規範」配合總務組財產管理人員統一列冊管理,有關授權證明、原版程式及使用手冊由資訊單位妥善儲存與管理。 (四)、列冊管理之軟體依需要提供各單位使用,並應登錄使用者單位、姓名及使用日期等相關資料供管理參考。 (五)、採購應用軟體與系統、資料庫及程式開發等應用程式,應注意所有輸入欄位應有字元檢查功能,排除不必要特殊字元,以防止資料庫隱碼(SQL-Injection)攻擊。 肆、違反處分: 一、本館全體同仁:遵照教育部資安規定,每年定期由本館資訊人員進行內部稽核作業外,並且於平日進行不定期稽核,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未通過稽核項目處分說明如下 (一)一級:違反以下項目,由資訊單位進行口頭告誡,並請其立即改正,不改正者由資訊單位逕行改正。 1. 個人電腦下班或公出時未關機。 2. 螢幕保護程式未設密碼或螢幕等候時間大於15分鐘。 3. 使用個人電腦設備未盡善良保管人維護責任,任意拆卸或安裝硬體。 4. 個人電腦設備電腦風扇出口擺放雜物阻擋。 5. 電腦專用電源延長線與其他電器用品共用插座,導致電力無法負荷者。 6. 未遵守本館同仁使用電腦安全自我檢查表13項檢查項目。 (二)二級:違反以下項目,由資訊單位告發,報請該同仁主管口頭告誡並請當事人依行政程序檢討報告陳核,若涉有違反其他法律,由當事人自負其法律責任。 1. 敏感性或具保密需求之資料未採檔案加密。 2. 利用點對點軟體分享下載資料或將館內電腦資料匣開放讓館外人員分享使用。 3. BBS或其他線上討論區文章,經作者明示禁止轉載仍然任意轉載或轉寄。 4. 利用館內網路散播病毒、發表毀謗言論。 5. 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將受保護著作資料上傳於外部公開網站或部落格中。 6. 下載、拷貝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或使用來路不明與未經授權之電腦程式。 7. 網路使用者蓄意干擾或妨害網路系統的正常運作。 8. 利用館內網路傳送色情圖片等不當行為。 9. 以匿名信或偽造他人名義發送電子郵件。 二、委外資訊廠商人員:本項人員違反下列規範者,處分說明如下,若涉有違反其他法律,由當事人自負其法律責任。 (一)一級:違反以下項目,由資訊單位進行勸導改進,不改正者由資訊單位簽呈發文該公司進行改正。 1. 使用電腦設備未盡善良保管人維護責任,任意拆卸或安裝硬體。 2. 應用軟體與系統、資料庫及程式開發等應用程式,應注意所有輸入欄位應有字元檢查功能,排除不必要特殊字元,以防止資料庫隱碼(SQL-Injection)攻擊。 3. 利用館內網路傳送色情圖片等不當行為。 4. 廠商進行維護時未採行必要的事前預防及保護措施,以預防及偵測電腦病毒、木馬及邏輯炸彈等惡意軟體之侵入。 (二)二級:違反以下項目,由資訊單位簽辦發文該公司改正,若涉有違反其他法律,除由當事人自負其法律責任,並依相關法律究辦。 1. 下載、拷貝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或使用來路不明與未經授權之電腦程式。 2. 利用點對點軟體分享下載資料或將館內電腦資料匣開放讓館外人員分享使用。 3. 利用館內網路散播病毒、發表毀謗言論。 4. 網路使用者蓄意干擾或妨害網路系統的正常運作。 5. 資訊資產未經授權的存取、洩漏、更改、破壞或干擾。 6. 廠商之人員洩露本館資訊系統及機密資訊者。 三、來館使用網路民眾及其他與本館業務相關人員(含圖書館、實驗室及各樓層無線上網人員): (一)本作業規範置於一樓大廳服務台、地下一樓會員服務處、實驗室、九樓圖書館服務台等處,供申請網路人員閱覽使用。 (二)本項人員違反下列規範者,收回網路使用權,若涉有違反其他法律,由當事人自負其法律責任。 1. 利用點對點軟體分享下載資料或將館內電腦資料匣開放讓館外人員分享使用。 2. 利用館內網路散播病毒、發表毀謗言論。 3. 下載、拷貝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或使用來路不明與未經授權之電腦程式。 4. 網路使用者蓄意干擾或妨害網路系統的正常運作。 5. 利用館內網路傳送色情圖片等不當行為。 6. 以匿名信或偽造他人名義發送電子郵件。 (三)網路使用者應確實遵守著作權法不重製、安裝、使用非法軟體,若經查獲需自行擔負刑事、民事等責任。 四、本作業規範未載明事項,依民法、刑法、著作權法、其他相關法律或規範辦理。 伍、發布與施行:本規範奉館長核定後,發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洽詢資訊 電話:02-66101234分機1518 電子郵件:shkao@mail.ntsec.gov.tw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