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與停車指南
                         
                           捷運轉乘公車:   捷運劍潭站(3號出口公車站牌) 轉搭公車至國立科教館站下車 ⇒ 紅30(低地板公車)、41  捷運士林站(1號出口過馬路)轉搭公車至國立科教館站下車 ⇒ 紅30(低地板公車)、紅12、557   公車:   紅12、紅30(低地板公車)、41、288、557、821、國立科教館站下車  255區間車、68、529 士林高商站下車   國道巴士:   中興巴士 [士林-中壢] 路線  光華巴士(基隆客運) [士林-基隆] 路線  
  停車場 
   請由士商路右側入口進入地下停車區。點我看Google 地圖  為方便遊客至本館參觀, 本館備有遊客專用地下收費停車場供您的愛車停放。  另本館為敦親睦鄰,提供里民停車服務,欲申請租用停車位者,請備妥身分及車輛證件影本。   停車或租用問題請逕洽詢:停車場委外業者客服手機0938-200111及管理室市話:02-28360118
 *如有其他問題請於上班時間(09:00-17:00)洽詢:02-66101234分機1714 余先生  停車場服務時間:24小時營業(閉館後可從K樓梯及J電梯進出)  一、停車車格:本館地下二、三樓(由台北市士商路進/出)   地下二樓及地下三樓:汽車小型車總計457格(含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10格,婦幼車位10格),限高2M。  地下二樓:靠近J電梯附近有一般機車:200格(含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4格)。  管理室位於地下三樓F區F15柱子旁:提供換鈔、AED、簡易醫葯箱、汽車打氣機、汽車充電線、手機充電、管理室附近無線網路(帳號:ezparking 無密碼)等服務。   二、收費方式:   汽車小型車:臨時停車每小時收費30元,一般月租4,000元/月,季繳11,000元/季,里民月租3,500元/月,季繳10,000元(限福佳里、福德里、後港里)。  機車:臨停每次收費20元(隔日另計),月租500元/月,季繳1,200元/季  汽車車牌辨識進出,臨時停車進場15分鐘免費,繳費機現金繳費或出口柵欄前悠遊卡感應繳費,繳費後緩衝15分鐘內離場。  身心障礙停車4小時免費銷單,請攜帶四證正本(身心障礙停車證、駕照、行照及身心障礙手冊),並請車主填寫身障銷單表格,才算完成銷單,超過部分依費率半價計收停車費。  本停車場僅提供遊客停車之便利性,不負任何財產遺失或損壞之賠償責任。請車主勿將貴重物品擺置車內,並記得鎖緊車門窗及關大燈。   三、停車場出入口交通動線:  請由士商路右側入口進入地下停車區。車輛停妥後,再搭乘電梯(中央電梯或J電梯)或走K樓梯至1F利用電扶梯至各樓層參觀。
 注意:請勿徒步從機車出入口進出,請從J電梯或樓梯進出停車場,以免危險。
 
   停車場管理室位於地下三樓F區F15柱子旁
 停車場委外業者客服手機:0938-200111及管理室市話:02-28360118  
 
                        
                        2025-09-09 |
                        > 更多
                     
                
                    
                        
                            
                            樓層簡介
                         
                         div.text1{ margin-bottom: 3rem; } img.def{ max-height: 400px; margin-bottom: 1.25rem; } img.var1{ max-width: 600px; margin-bottom: 1.25rem; } img.pln{ max-height: 500px; } details { border: 1px solid #aaa; border-radius: 4px; padding: 0.5rem 0.5rem 0; margin-bottom: 4rem; } /*針對  在點擊後(focus)的狀態進行樣式描述*/ summary:focus{ outline: 3px dashed #e69537; } summary {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3rem; color: #1E787C; margin: -0.5rem -0.5rem 0; padding: 0.5rem; } @media (max-width: 768px) { img.var1{ max-width: 100%; /* 確保圖片不超過 viewport 寬度 */ max-height: 400px; /* 可選:限制最大高度 */ width: 100%; height: auto; }  目錄
 ▶B1 ▶1F ▶2F ▶3F ▶4F ▶5F  ▶6F ▶7F ▶8F ▶9F ▶11F   1F服務大廳   挑高十層樓,自然採光明亮的大廳,抬頭除了可以看到亞洲獨樹一格的空中腳踏車外,也可看到博物館之橋的壯觀全景,在本樓層設有服務中心(一般諮詢及會員服務處)、哺集乳室、賣店區及半戶外的售票處。一樓大廳不僅是科教館的迎賓門面,更是一個融合多元活動的熱鬧據點! 串聯一樓半戶外南北兩側的空間,時常舉辦市集、表演以及短期展覽等各式各樣的活動。  活動檔期及介紹請見官方FB粉絲頁。或是查看1F商場介紹。 
 
  1樓樓層平面圖     B1科學展演探索基地   全新完工的科學展演探索基地,採用俐落簡潔的設計呈現明亮舒適的室內環境,目前開放區域包含「多功能教室」、「科學教室」、「團膳區」與能展現各類型視覺影像與聲音互動的「小黑盒沉浸式劇場」 。本樓層以全齡樂學、多元服務為導向。  小黑盒沉浸式劇場  小黑盒為結合立體聲響64.6聲道與10K超高解析度影像打造的新型態「沉浸式劇場」。 具有9台牆面投影與9台地面投影組成的L型大型投影空間,使用Ambisonic系統的沈浸式聲音結合影像,可以呈現各類型展演內容,包含視覺影像與聲音互動、高解析影片、即時生成藝術演出、影音LIVE秀、跨域實驗影音、多媒體遊戲等。  票價資訊或詳細資訊。 
 
  科學教室/多功能教室  定期開設寒暑假營隊、春秋季假日科學班及各式假日科學動手做課程。各課程詳情請見本館報名網頁,或至B1科學教室服務台現場諮詢。   團膳區  團體用餐區,需事先預約。請上網預約後,電洽承辦人02-6610-1234 分機1515申請。本樓層附設「聚食光」餐飲商場,請至商場與餐廳頁面查看更多資訊。  B1樓層平面圖     2F展廳入口/休憩區   結合科學展示、藝術文化且富有生命力的複合式空間,本樓層包含通往3樓以上展廳的驗票入口,不僅是探索體驗玩科學的起點,亦是提供多達250個座位的餐飲空間,提供來訪參訪者一個可以自在用餐休息放鬆的地方。另外,本樓層也有賣店區,有各式科學玩具與課程可供參訪者參觀選購。2F商場介紹。 
 
  2樓層平面圖     3F科學探索區   本樓層以創新工作坊及科技為主軸,透過動手做及玩樂激盪腦力發揮創意,並透過共同協作進行討論與分享,其中包含「敲敲打打工作坊」、「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展」、「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示區及西側特展區展出不定期的公益特展。   敲敲打打工作坊   內容設計融合STEAM領域相關知識,透過在動手做及玩樂中主動探索、自我學習,發展充滿創意、實踐自我的設計。本展覽包含六大主題:「塗鴉機」、「風管與飛行器」、「快樂城市」、「彈珠機」、「光影遊戲」與「連鎖反應」,營造開放式的學習環境,鼓勵參訪者從中自行發掘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更多資訊、活動行事曆
   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展   本展從人體出發,以皮膚、心肺、子宮、免疫、大腦、腸道等六大展區,介紹每天與我們親密相處的各個身體器官。並創博物館首例,展出醫學教學用的虛擬解剖桌,展示真實解剖病例,同時於每週六邀請新光醫院醫師現場演示,深入解說醫學知識。更多資訊。
    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   性別平等,一直是當代重要的議題,也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但在科學技術與知識革新的過程中,都存在著忽略「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的分析視角。 透過展覽中的女性故事、性別化創新思維與設計挑戰活動,一起反思過去所忽略的視角,為世界帶來更為平等而永續的創新。更多資訊。
    公益特展   位於西側的公益特展廳,將不定期展出特色展覽,請關注本館最新消息或科教館訊。   3樓層平面圖     4F生物多樣性展示區   本樓層包含本樓層包含「HOMING找家: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及「環境探索角」兩個展區。期望參訪者帶著如探險家第一次遇見陌生物種的好奇,欣賞牠們的奇妙與美麗,聆聽不同科學與文化脈絡下的觀點與故事。   HOMING 找家:生物多樣性常設展   本區展示許多精彩的標本、物件與故事,從哺乳類動物、昆蟲、兩棲、魚類甚至是植物、真菌類均有展出。 除了生物標本外還有利用機械零件重現大自然的聲音以及醃漬科學的嗅覺裝置等,逛展同時一併享受視覺、聽覺與嗅覺的饗宴! 展場另附有學習單供參訪者免費領取,透過學習單的引導加深學習印象,並藉由展場內的展示物件與故事重新認識自然的奧妙、豐富的文化與人類的微小。更多資訊。   環境探索角   特別為6~12歲兒童及親子所設計的空間,每個角落都有不同的驚奇,在環境探索角內,提供有如動物巢穴般的舒適閱讀區以及舉辦「小桌子科學」等動手玩活動。   《末日學校》特展   在這個展覽中,我們將呈現6位藝術家與設計師的創作、作品背後的知識脈絡與靈感來源,並透過一系列可動手操作的工作坊,帶領觀眾體驗不同的思考方法與路徑;在科學和科幻並存的雙敘事中,我們邀請你,打開感官,一起來參與《末日學校》的學習活動吧!更多資訊   4樓層平面圖     5F物質科學展示區   本樓層匯聚「科學遊戲世界」、「探索物理世界」及「探索化學世界」三個的展覽區,透過讓參訪者動手操作展品理解各種科學原理。 此外,樓層中還有定期推出精彩的科學演示與影展等活動的「極大極小劇場」與可舉辦食農相關課程的「未來廚房」。 同時參訪者可以在「溫暖小池塘」中體驗互動遊戲,或者在刺激的「空中腳踏車」體驗漫步雲端的快感!更多資訊。   科學遊戲世界   本區的展覽由各種體驗裝置構成。有以龍為題材的大型可動裝置以及力學劇場。以此為中心,往外延伸設置各種機械體驗型裝置,如:方輪腳踏車、可輕鬆抬起汽車的輪軸起重機、比誰。參訪者可以運用自己的身體操作展區的裝置,思考「力量和運動」的關係。   空中腳踏車   科教館最刺激的科學體驗活動之一,在5層樓的高度騎乘空中腳踏車。別緊張,腳踏車的「重心」位於底部的重物附近,所以就像是不倒翁一樣,可以安穩地體驗遨遊空中的感覺喔!有關票價及適用對象,請到票價總覽查看。
 因已排程進行保養,空中腳踏車於114/09/01至10/31期間暫停開放。   探索物理世界   本區的展覽內容有「電氣和磁場」、「光和聲音」、「能源」、「電子技術」「從微觀到宏觀世界」等各領域,這裡運用與物理原理有關的技術,像是交流電發電機、變化萬千的蛇擺與透鏡遊戲等。參訪者可以透過操作展覽裝置,體驗在各種物理領域中所發生的現象。   極大極小劇場   「極大極小劇場」設有豐富的燈光與大型投影幕,此區可以舉辦科學演示、科學秀、音樂劇、影展等豐富多元的科學活動。參訪者可以在階梯式座位席地而坐,欣賞與體驗眼前的精彩演出,感受科學不同的樣貌!   溫暖小池塘   「溫暖小池塘」為一款體感投影互動遊戲,當參訪者走進發光感應區內,體感攝影機將會感測肢體骨架,並在投影幕上化身為遊戲裡的奇特生物,參訪者可以自由地揮動肢體,跟各個場景豐富又奇特生物與物質互動,旅途將從地底洞窟、海底、陸地,一路到天空、宇宙裡探險!    探索化學世界   本區展覽以體驗型裝置為主,旨在從化學的視角深入探討物體的性質、結構及物質的變化等主題,例如:浴室的化學、熱漲冷縮、廚房的化學等。本展區也重現拉瓦節和門得列夫的研究室,其周圍布置各種化學實驗裝置,提供參訪者身歷其境的參與感。   未來廚房   本區延續分子料理與探究料理背後科學原理的精神和實驗方法,結合本館致力推廣的動手實作,建置專業廚房空間與器具,讓參訪者從最貼近生活的廚房烹飪中,親自發覺、應用蘊含其中的科學,本場域亦可舉辦相關課程,將場地提供租借或活動酬賓等,開拓更多可能性。   5樓層平面圖     6F物質科學展示區   從基礎科學體驗開始,透過「奇妙的數學世界」與「探索我們的地球」兩大展區,在互動裝置及岩石模型中瞭解數學的奧妙及地球形成的歷史與臺灣的地質。東側全新開幕的「半導體未來館」,深入淺出地從基礎電學、材料工程等各種面向認識半導體的基礎與應用知識。更多資訊   奇妙的數學世界   數學可不是只有抽象的符號與數字計算!本展區透過液體來表現立體圖形的體積、透過管、弦樂器來說明數學的數學,透過具體的感官經驗發現見數學不一樣的面貌。此外,本展區也有「九連環」、「魯班鎖」及「魔術方塊」,考驗並豐富參訪者的邏輯思維與幾合概念。   探索我們的地球   本展區帶領參訪者回到46億年前的地球,一步步依照時間的順序,了解地表變遷與生物興衰。此外,本展區也介紹臺灣各地的地質特徵,並陳列各種礦石、化石在參訪者眼前,部分礦石還可以觸摸,直接感受這些大地產物的紋理與質地。   創新!合作!半導體未來館   睽違8年,科教館與臺灣應材公司再度合作,推出全新的半導體大展,將近百坪的展場轉化為一座擁有「展示廳」、「物料室」、「製造區」、「未來實驗室」四大區域的創新研發中心。透過豐富的展示與有趣的數位互動遊戲、動手樂工作坊,帶參訪者多角度的認識身邊最熟悉的陌生關鍵字:「半導體」。展區內不只陳列各式半導體的產物,也就是各式各樣的晶片與電器,同時也介紹晶片的製造流程、電腦使用的機器語言、邏輯閘等等,有興趣的參訪者還可以參加本展區內的工作坊喔!更多資訊   6樓層平面圖     7F特展區   占地共1700多坪的三間特展室,與國內外博物館、科學中心及民間商業單位合作,定期展出最新的互動性展覽,參訪者來館參觀便可掌握最新最具視野的展覽趨勢。當期特展資訊  7樓層平面圖     8F特展區/博物館之橋   本樓層除了特展區外(當期特展資訊),還有橫跨8樓與9樓的「博物館之橋」,是臺灣首座鋼木混合室內橋,連結物理、力學原理與設計美學,不但是工程典範,同時也是一件科學展品,漫步其上能隔著玻璃遠眺遠景。   博物館之橋   由「設計的演化」、「探索博物館之橋」及「發現木材的多樣性」三展示區所組成。帶領參訪者認識這座全臺唯一一座鋼木混合的室內橋,是如何蓋成的,為什麼是彎曲的形狀?以及使用木頭建造是否環保等,來走一趟博物館之橋,了解這座呈現構造、力學與材料之美的橋!更多資訊   8樓層平面圖     9F(整修中)  點我看9F整修公告   11F屋頂花園   科教館頂樓涵蓋「多功能教室」、「實驗花園」、「生態花園」、「蜂花園」等教育空間,更有一座能以360視野觀察城市地景的「城市之環」,屋頂花園擁有豐富多元的功能,適合進行會議研討、研習、工作坊、環境教育生態導覽及觀景、育樂等相關活動。   11樓層平面圖   
   
 
                        
                        2025-09-09 |
                        > 更多
                     
                
                    
                        
                            
                            第64卷第2期
                         
                        
 
                        
                        2025-09-09 |
                        > 更多
                     
                
                    
                        
                            
                            第64卷第1期
                         
                        
                        
                        2025-09-09 |
                        > 更多
                     
                
                    
                        
                            
                            第63卷第6期
                         
                        
 
                        
                        2025-09-09 |
                        > 更多
                     
                
                    
                        
                            
                            第63卷第5期
                         
                        
 
                        
                        2025-09-09 |
                        > 更多
                     
                
                    
                        
                            
                            長壽花
                         
                        一、長壽花
 二、學名:Kalanchoe blossfeldiana
 三、俗名:壽星花、聖誕伽藍菜、家樂花、好運花
 四、內容:
 多年生常綠多肉草本,株高約10–30 cm,葉厚實肉質、耐旱。
 花序為聚繖狀,每枝可開數十朵小花,花色豔麗多樣(紅、橙、黃、粉、白等),花期長,冬春連續開花,常見於節慶裝飾。
 繁殖力強,可用枝插或葉插繁殖。
 喜光但忌強烈直射光照;適宜溫度約15–25 ℃,夏季高溫休眠,冬季低溫葉片變紅。
 常用作室內盆栽或節日花卉,象徵健康長壽與吉祥富貴。
 
 
                        
                        2025-09-08 |
                        > 更多
                     
                
                    
                        
                            
                            金香藤
                         
                        一、金香藤
 二、學名:Urachites lutea
 三、俗名:蛇尾蔓
 四、內容:
 常綠纏繞性藤本,葉對生、革質,具有光澤。花為金黃色、漏斗狀,花期持久(春至秋)。
 喜陽光充足與高溫、濕潤環境,適合腐植質或砂質壤土栽培,不耐積水。
 常用於盆栽或爬架等,繁殖以扦插為主。
 
 
                        
                        2025-09-08 |
                        > 更多
                     
                
                    
                        
                            
                            金英花
                         
                        一、金英花
 二、學名:Galphimia glauca
 三、俗名:金虎尾、黃金雨
 四、內容:
 熱帶常綠灌木,高約 1–2 m,分枝性佳;花小但數量多,金黃色,春至秋持續開花,似金色老虎尾,視覺亮眼。
 喜全日照,夏季需充足水分,冬季略寒會有紅葉現象,需早春與夏季施肥促分枝與開花。
 適合叢植、列植綠籬或盆栽配置,亦常作觀花與觀葉兼具之庭園素材。
 
 
                        
                        2025-09-08 |
                        > 更多
                     
                
                    
                        
                            
                            百日草
                         
                        一、百日草
 二、學名:Zinnia elegans
 三、俗名:百日菊
 四、內容:
 一至二年生草本,株高20–100 cm,花色繽紛多樣,包括單瓣、重瓣及球形品種。
 花期長達數月(夏至秋季),耐熱、栽培容易,適用於花壇、盆栽及切花。
 喜充足陽光與排水良好土壤,施肥與摘除殘花可延長花期。
 繁殖以播種為主,生長快速,適合庭園綠化及切花用途。
 
 
                        
                        2025-09-08 |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