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欖仁
一、 中文名稱:小葉欖仁
二、 學名:Terminalia mantaly H.Perrier
三、 俗名:細葉欖仁、雨傘樹
四、 內容:小葉欖仁與欖仁相比之下葉片較小,呈提琴狀倒卵形。本種多種植於庭園、公園、校園及道路旁,供綠化觀賞用。
2023-01-31 |
> 更多
光蠟樹
一、 中文名稱:光蠟樹
二、 學名:Fraxinus griffithii C.B.Clarke
三、 俗名:白蠟樹、白雞油
四、 內容:臺灣特有種,木材色白具油蠟色澤,似雞油 (臺灣櫸) 的木材,故又名「白雞油」。果為翅果,樹液是獨角仙的食物,樹幹上的拉鍊痕是牠們的傑作。
2023-01-31 |
> 更多
楓香
一、 中文名稱:楓香
二、 學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三、 俗名:路路通、楓仔樹、靈楓、白膠香
四、 內容:臺灣原生種,果實掉落地上時種子常已飛散,整個果實呈現許多小空室,所以中藥稱其果實為「路路通」。枝幹可採樹脂供製線香及藥用,木材是很好的香菇椴木用材,亦是建築房舍的材料。
2023-01-31 |
> 更多
射干
一、 中文名稱:射干
二、 學名:Iris domestica (L.) Goldblatt & Mabb.
三、 俗名:鐵扁擔、尾蝶花、剪刀鉸、扁竹、夜干
四、 內容:臺灣原生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莖梗長如射之長竿而得名。根狀莖供藥用,亦為蝴蝶的蜜源植物,新臺幣壹仟圓背面有射干的圖案。
2023-01-31 |
> 更多
臺灣欒樹
一、 中文名稱:臺灣欒樹
二、 學名: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
三、 俗名:四色樹、臺灣金雨花、苦苓舅
四、 內容:臺灣特有種,耐旱性強。本種於秋季開黃花,蒴果由紅轉褐,樹下常會出現共生的「紅姬緣椿象」,為植物與昆蟲互動的經典案例之一。
2023-01-31 |
> 更多
苦楝
一、 中文名稱:苦楝
二、 學名:Melia azedarach L.
三、 俗名:苦苓、金鈴子
四、 內容:臺灣原生種,樹皮、木材及果實味苦;苦楝皮及苦楝子萃取物是生物性的殺蟲劑。本種於春季四月左右開花,為平地優良的觀賞樹種之一。
2023-01-31 |
> 更多
九芎
一、 中文名稱:九芎
二、 學名:Lagerstoemia subcostata Koehne
三、 俗名:猴不爬、怕癢樹
四、 內容:臺灣原生種,有許多地名用其命名,例如新竹的芎林。本種樹幹光滑堅硬,枝梢細小,輕抓樹幹,樹頂末端造成像是怕癢的晃動作用,故名。魯凱族傳統訂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木」即為本種的木材。
2023-01-31 |
> 更多
樟樹
一、 中文名稱:樟樹
二、 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L.) J.Presl
三、 俗名:栳樟、栳樹
四、 內容:樟樹可提煉樟腦,明清時樟腦與茶葉、蔗糖同為臺灣出口的大宗,被譽為「昔日的臺灣三寶」。
2023-01-31 |
> 更多
檸檬香茅
一、 中文名稱:檸檬香茅
二、 學名:Cymbopogon citratus(DC.) Stapf
三、 俗名:檸檬茅、檸檬草、香茅草
四、 內容:可作茶飲、料理、沐浴泡澡、驅蟲等用途,植物體萃取的精油呈黃至暗黃色,稱香茅油。狹長的葉片可製作成像是蜻蜓、蚱蜢等童玩。
2023-01-31 |
> 更多
茄苳
一、 中文名稱:茄苳
二、 學名: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三、 俗名:秋楓樹、重陽木
四、 內容:果實成熟時如葡萄串掛於枝頂,葉柄先端有三片小葉,稱為「三出複葉」。因土生土長且長壽,老樹常為百姓信仰與崇拜的對象。
2023-01-31 |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