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頁

:::
Ellipse

數感巴士2.0:來科教館玩數學吧!

數感巴士2.0:來科教館玩數學吧! 邀請您和我們一同乘上數感巴士,看見不一樣的數學之美。 【活動簡介】 2023年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與數感實驗室合作,推出寓教於樂且專屬國中學小生的「數感巴士」校外教學導覽活動,廣受全臺各校師生好評! 2025年「數感巴士2.0」加入全新內容!將於3月份再度啟程! 在這趟旅程中,我們將帶領學生導覽多個展區,在科教館體驗一堂與眾不同的數學課, 戴上數學眼鏡去欣賞展覽,進而認識生活中的數學無所不在,發掘隱藏在大自然、歷史、科技中的數學知識,啟發對學習的好奇與興趣: 「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3F展區:介紹女性科學家、數學家的生平故事,提供女性榜樣,提倡性別化創新思維,破除性別刻板印象,鼓勵更多女學生參與及學習科學,促進女性在數理領域的平等發展。 「人體奧妙常設展-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3F展區:從各式各樣解剖模型、互動裝置與展示,認識你我的身上也藏有許多與數學有關的奧秘,如:皮膚表面積的計算和超音波如何應用於測量胎兒的健康狀況。 「找家HOMING: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4F生物多樣性展區:發掘大自然中的數學秘密,動物身上獨一無二的斑紋、蕨類植物裡都藏著數學規律。 「創新!合作!半導體未來館」6F展區:半導體是人類使用應用最廣、功能最強大的發明之一,更是臺灣立足世界的重要關鍵,半導體是人類使用應用最廣、功能最強大的發明之一,更是臺灣立足世界的重要關鍵,從晶片的尺寸、電晶體的數量到你我都聽過摩爾定律,無處不跟數學相關。 「奇妙的數學世界」6F展區:數學可不是只有抽象的符號與數字計算!各式各樣的體驗裝置讓大家透過具體的感官經驗感受數學,就像是巨大的莫比烏斯環,構造看似簡單卻內涵無窮。 【團體導覽套裝行程】 ● 活動日期:2025/3/17 (週一) - 2025/6/27 (週五) ● 參與對象:全臺灣國中、小學生,適合年齡為國小2年級以上 ● 參與人數:每一梯次20~30人(20人為門檻,建議以不超過30人為上限) ● 活動費用:150元/人(含科教館常設展門票) ● 費用支付:請於導覽當日由帶隊老師至科教館現場付費窗口結帳即可 ● 團體預約須知: - 每週一公休,僅平日週二至週五接受團體預約導覽行程,週末為民眾持科教館門票即可自由參觀,無安排導覽活動。 - 同時段原則上僅接待一組團體,若有多組團體同時參訪,則會調整參觀順序錯開展區,以帶給學員最佳體驗。 ● 每場活動2小時,擇一報名即可: - 上午場A:09:30~11:30 - 下午場A:13:00~15:00 - 下午場B:15:00~17:00 上午場 下午場A 下午場B 行程內容 09:30-09:40 13:00-13:10 15:00-15:10 1F大廳集合及活動說明 09:40-10:10 13:10-13:40 15:10-15:40 3F「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 導覽內容:認識女性科學家希帕提婭與雅典學院 10:10-10:40 13:40-14:10 15:40-16:10 中低年級:4F「找家HOMEING: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 導覽內容:蕨類裡的碎形、找出動物班紋的規律 高年級:3F「人體奧妙常設展-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 導覽內容:計算皮膚的尺寸、頭圍的年齡估算講解與操作 10:40-11:00 14:10-14:30 16:10-16:30 6F「創新!合作!半導體未來館」 導覽內容:認識二進位制和電阻的色環 11:00-11:30 14:30-15:00 16:30-17:00 6F「奇妙的數學世界」 導覽內容:莫比烏斯環展具、音樂數學 【報名與聯絡方式】 ●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TtGBBYhUwbcPfrxLA,或請掃下方QR code ● 導覽活動採線上報名,報名完成3個工作天內會由專人主動與您聯繫確認導覽事宜。 ● 相關問題可電洽【數感巴士工作小組】詹先生|chiyo@numeracylab.com|02-2391-6020 #20 【更多資訊】 ● 3F「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區介紹:https://www.ntsec.gov.tw/article/detail.aspx?a=3235 ● 3F「人體奧妙常設展-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https://www.ntsec.gov.tw/article/detail.aspx?a=5106 ● 4F「找家HOMEING: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https://www.ntsec.gov.tw/article/detail.aspx?a=78 ● 6F「創新!合作!半導體未來館」:https://www.ntsec.gov.tw/article/detail.aspx?a=5117 ● 6F「奇妙的數學世界」:https://www.ntsec.gov.tw/article/detail.aspx?a=63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數學教育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更多

Ellipse

解開基因奧秘探索營 Bilingual Science Camp: SECRETS of GENETICS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解開基因奧秘探索營 National Taiwan Science Education Center SECRETS of GENETICS Our Journey of Life 探索基因奧秘,啟發未來生命之旅! 樂遊基因高中營隊邀您參與,親眼體驗染色體觀察科技,探索生命的奧妙。 透過精彩的桌遊遊戲和生命講師的引導,您將在雙語營隊與中文營隊中,融入互動式學習的樂趣! 準備好與我們一同啟航,開啟一段充滿驚奇的生命探索之旅嗎?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 指導單位|教育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招收對象|高中生25名,每人收費250元,請先報名後,並請來信告知需現場繳交費用。 課程時間|113年5月18日(週六) 上午場:09:30-12:30(09:00-09:30 可至教室開始報到) 下午場:13:00-16:00(12:30-13:00 可至教室開始報到) 課程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B1 多功能室 網路報名|點我進入報名網址(上午場) 點我進入報名網址(下午場) 報名諮詢|(02) 6610-1234 分機1620 佟小姐 mail: ntsecz50522@gmail.com 課程內容|共三主題課程: ◆基因定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授課講師|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 許藝瓊副教授團隊 基因定序是一項技術,用於確定生物體的基因組中特定DNA序列的順序。這項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基因、理解遺傳信息,在醫學上應用於個性化醫療、疾病預防等領域。 ◆藥物開發/DNA桌遊/染色體觀察 授課講師| 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 許藝瓊副教授團隊 了解藥物的開發、操作顯微鏡觀察染色體、還有分組進行DNA桌遊。 ◆生命教育演講 授課講師|申新民 主講 由唐氏症患者表演,探索唐氏症患者如何透過藝術表現展示,他們的才華和堅韌同時傳遞重要的生命教育訊息。 點我進入報名網址(上午場) 點我進入報名網址(下午場)

> 更多

Ellipse

國外參賽團隊創新高 「2024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盛大展開

國外參賽團隊創新高 「2024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盛大展開 (本館訊) 一年一度的「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TISF),將於明日(1/29)的開幕典禮後盛大展開,本次競賽合計國內外師生共計 27國、630位師生、211件優勝作品進入決賽,將齊聚科教館,參加自1月28日起至2月2日為期一週的科學競賽。今年特地將大會日程從六天延長至九天,提前辦理歡迎晚會更規畫文化之旅,要讓遠道而來的國外師生能有機會認識多樣化的臺灣,適逢農曆春節即將來臨,也能感受臺灣濃濃的年味。此外,也精心籌備多項如大師有約講座、教師及學生交流工作坊、科學之旅、文化之夜等活動,希望能讓所有師生在嚴肅比賽氛圍下也能盡情交流。 2024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國內作品於去年12月參加初審,共有565位學生,315件作品報名,最後甄選並進入複審學生為273位、157件作品。他們將與來自美國、盧森堡、新加坡、日本、印尼、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瑞士、南韓、巴基斯坦、菲律賓、泰國、羅馬尼亞、尼泊爾、伊朗、紐西蘭、土耳其、馬來西亞、匈牙利、巴西、南非、墨西哥、突尼西亞、澳門、關島、香港、等26個參展國家或地區的82位學生54 件優勝作品一同進入於1月30日起展開的決賽評審,角逐數學、化學、物理與天文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醫學與健康科學、工程學、電腦科學與資訊工程、環境工程、行為與社會科學等十三個科別的大會首獎以及大會最高榮譽-青少年科學獎。今年也是國外參賽數創新高的一屆,相較2023年總計增加6個國家、28為學生、16件作品參賽,顯示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已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展覽會之一。 比賽也將選拔國內優勝的學生作品代表臺灣參加2024年度國際科學盛事,過去從「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中選拔出來代表我國參加世界重要科學競賽的作品屢獲佳績,其中又以參加有「中學生科學奧林匹亞」之稱的美國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成績最為亮眼,去年2023ISEF,臺灣代表14名學生、12件科學研究作品即從80個參賽國、近1,638位學生、1,333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勇奪5項大會獎、2項特別獎,成績有目共睹。今年也將選拔青年國手參加2024年度的美國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亞洲科學展覽會(ESA)、瑞士國際人才論壇(ISFT)、突尼西亞國際工程與科技節(I-FEST2)、土耳其國際音樂科學工程能源博覽會(BUCA IMSEF)及義大利(FAST)、瑞士(ISTF)、巴西(MOSTRATEC)及韓國 (KSEF)等科學博覽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特別增取經費,增加選拔至加拿大 (CWSF)、盧森堡、巴塞隆納等國際科學博覽會的學生作品,讓我國學生能有更多機會至國外觀摩交流。 今年也特地將比賽會場設置於科教館最新更新完成的地下一樓科學展演探索基地,讓國內外師生有開闊明亮的空間能進行競賽及交流,共度愉快的科學週。另外為提升國內在學學生觀摩學習的機會,今年也特別擴大舉辦作品公開展覽,所有國內外參展學生將在2月1日上午10時至下午16時在自己的作品前親自解說參展作品研究內容及心得,歡迎對科學研究有興趣的師生們到科教館切戳科學、交流心得。更多競賽資訊請洽【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專網(https://twsf.ntsec.gov.tw/)查詢。 ★大會公開採訪活動資訊: 開幕典禮暨大師有約講座 日期:113年1月29日10:00-12:00 地點:科教館7樓西側特展廳 時間 流程 09:30-10:00 來賓接待 10:00-10:10 典禮開始/表演活動 10:10-10:15 介紹與會貴賓 10:15-10:20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致嘉勉詞 10:20-10:25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致歡迎詞 10:25-10:40 2024TISF各國代表隊進場及啟動儀式 10:40-12:00 大師講座--「Learning by Doing」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林一平 12:00 禮成 ►頒獎典禮 日期:2月2日(五)14:00-16:35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南海劇場(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7號) 時間 流程 13:00-14:00 來賓接待/作者報到 14:00-14:10 開場表演-柏齡太鼓青少年表演團隊 14:10-14:15 典禮開始/介紹與會貴賓 14:15-14:20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代表致詞嘉勉 14:20-14:25 評審團總召集人李文獻講評 14:25-15:20 頒發獎項(一) 大會獎 15:20-15:25 頒發獎項(二) 特別獎 15:25-15:35 頒發獎項(三) 青少年科學獎 15:35-15:55 頒發優良指導教師獎 15:55-16:05 頒發感謝狀(一):2023年出國代表輔導教授、贊助及協辦單位學校 16:05-16:15 播放5分鐘2024TISF活動剪輯花絮 16:15-16:30 宣布2024年出國代表 16:30-16:35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致謝詞 16:35~ 禮成 ►公開展覽:113年2月1日(四) 09:00-16:00 2024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每日花絮:TISF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ISF1991/)不定時每日精彩活動花絮露出分享。

> 更多

Ellipse

本月活動及營隊

集集復集集-科教集點夏特邁 集點日期 7/1(六)-8/27(日) 兌換期限 自7/1起至9/3止 暑假最讓人瘋狂的集點活動又來啦!! 人在科教館 什麼都可以集 什麼都不奇怪 凡走過必留下「集跡」 最少5點就可兌獎,換禮物、換工作坊…… 想換什麼換什麼,我們就是任性 現在就開始集集復集集~ 集點辦法 凡是到科教館購票、參加展場活動、工作坊、暑期營隊、講座、觀賞演示、科學劇、逛攤位等各項暑假活動,並完成各活動規定,如須完成活動回饋單等就可以獲得點數,各項目點數不同,可搭配本館館訊規劃集章路徑。 累積點數越多,獎項越豐,可以累積集點、合併集點。集點券兌換請至1F服務台,一張僅限更換一次,並由工作人員回收。 除了直接兌換點數,也可以選擇把點數留下來參加8月26日終極拍賣會。 兌換品以實物為準,並以1F服務台陳列現況為準。恕不開放換貨。 大拍賣活動,將你手中的點數變成籌碼,有機會換到超級大禮!!不要錯過喔! 本館保留活動變更及解釋之權利。 「MUSE大玩家-漫遊博物島」聯合行銷集章活動 活動時間 112.7.1(六)-9.30(六) 活動網址 http://muse.moe.gov.tw/ 科教館集章闖關辦法 STEP1 索取集章單或個人手機下載iMuseum APP 電子集章:以個人手機登入iMuseum APP「MUSE大玩家」活動頁面即可集章 紙本集章:7月1日起可至1樓服務台索取紙本活動集點卡(每人限領一卡,數量有限發完為止)。 STEP2 蒐集戳章-參加闖關任務 創新!合作!半導體 任務地點 6F《半導體未來館》展區 任務辦法 免費,但需購買常設展門票(全票100元;優待票70元)。 活動對象 一般觀眾 闖關方式 完成《創新!合作!半導體未來館》或《找家Homing》展覽學習單,至1樓服務台出示確認,即可集章(每人限兌換一份宣導品)。 STEP3 兌獎 凡集滿3個館所戳章(需跨一縣市),即可兌換活動宣導品-科教館小火車組,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科普傳播中心:Happy Summer Vacation 職涯探索工作坊-餐飲科體驗 透過技職體驗探索職涯選擇,了解各技職領域技能展望未來,本活動此次以餐飲科體驗活動,讓學員與家長了解餐旅職涯規劃內容與技能之培訓。 活動時間 7/1(六)10:00-12:00、14:00-16:00 活動地點 5F未來廚房 活動講師 江裕春 主任團隊 穀保家商餐飲科主任、具7張乙級證照 活動費用 每組一份材料費350元,會員價300元。 適合對象 適合7歲以上親子組(一大一小),每場限額12組,採線上報名。 化石清修DIY工作坊 當珍貴的化石被挖掘出來後,要如何了解每一塊化石的故事,化石清修師的工作就相當重要了,我們將帶領親子使用電刻筆,將還未清修的海膽、螃蟹或角石原礦,透過清修的方式解除封印。 活動時間 7/2(日)10:30-12:00 活動地點 1F大廳 適合對象 適合7歲以上親子組(一大一小),每場限額20組,採線上報名。 活動費用 每組一份材料費450元,會員價400元。 CoNature 仿生系列工作坊 活動地點 4F 環境探索角 活動費用 活動免費,每場次上限20人,須憑有效票卡至4F會場 活動講師 CoNature社群講師 可可出任務1 活動時間 7/9(日)11:00-12:00、14:00-15:00 移動方式百百種,要靠風還是水流? 「可可想離開島,船卻壞了…這時候他看到了椰子『咚——』的一聲掉到水裡…」 工作坊中會以故事介紹仿生,搭配 DIY 活動,帶你從觀察、假設到實驗,發現種子「借力使力」傳播遍世界的秘密。 可可出任務2 活動時間 7/23(日)13:30-14:30、15:00-16:00 老虎來啦!那隻鹿怎麼不逃啊? 「再次踏上陸地後,可可走到了森林裡,他一眼就看到林中的老虎,嚇得動都不敢動,但是,鹿怎麼好像看不到?」 工作坊中會以故事介紹仿生,搭配 DIY 活動,讓你發現原來動物感覺到的世界,跟我們如此不同。 Sci-Movie:2023地球影展 荒野保護協會自2012年開始辦理地球影展、海洋影展,透過自然生態相關影片,提倡自然環境保護。透過映前導讀、映後討論,引導觀眾認識並關心環境、促成行動與改變。 片名 森林護衛隊 放映時間 7/16(日) 14:30-16:00 片長50mins 放映地點 5F極大極小劇場 活動費用 免費,憑本館有效票卡至5F會場 提醒:配合活動完成回饋單即可獲得「集集復集集」點數 Sci-Talk-英語科普繪本讀書會:女科學家典範繪本 讓我們用英語繪本來說科學~從繪本中剖析科學,從科學家的啟蒙到科學研究與發現,從不同的繪本故事中,讓學員們獲得對科學的啟發與學習。 活動時間 7/23(日)10:00-12:00 活動地點 5F極大極小劇場 活動講師 徐麗婷老師 德國慕尼黑物理博士 活動費用 活動免費,線上報名200位,須憑有效票卡至5F會場 提醒:配合活動完成回饋單即可獲得「集集復集集」點數 2023 臺北業餘無線電特展 Taipei HAM Radio Fair 臺北業餘無線電特展將向社會大眾展示業餘無線電的魅力,並透過攤位演示與動手體驗,介紹相關運作原理、應用領域以及對社會的貢獻。無線電是一個多樣而充滿活力的領域,擁有豐富的歷史、科技和社群。快來闖關體驗業餘無線電~ 活動時間 7/29(六)- 7/30(日)10:00-17:00 活動地點 1F大廳 活動辦法 須憑本館常設展門票或賽恩斯會員卡,即可參加。 AI演講-《下一步,AI。Next,愛》影片賞析與講座 下一個世代是AI的世代!! 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和「東臺傳播公司」共同製作的《下一步,AI 。 Next,愛》是一部結合劇情片與科學紀實方式來演譯AI科技的影片,活動將透過影片賞析,用輕鬆愉快的心情來認識AI科技知識。更邀請 2位AI界的網路紅人-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周志遠教授以及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李宏毅副教授,來與大家談談現在最受歡迎的AI科技- ChatGPT,如何讓它成為你的得力助手?!千萬不要錯過! 《下一步,AI。Next,愛》1-3集影片賞析 講題一〈如何透過計算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 活動講師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周志遠教授 講題二〈正確認識你的新助理 – ChatGPT〉 活動講師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李宏毅副教授 活動時間 7/15(六) 10:00-16:00 活動地點 5F極大極小、8F《科學家的秘密基地》 活動辦法 活動免費,憑本館有效票卡至5F會場。 教師報名參加將提供教師研習時數。 參加活動於每場講座完成回饋單即可獲得「集集復集集」點數3點,完整參加可獲得6點!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OvvzRy 賽恩斯會員專屬日 密室逃脫 X 實境解謎創意工作坊:學習、設計、體驗 你是否想過,自己動手設計一個密室逃脫 X 實境解謎遊戲? 你是否想學習如何利用程式編寫,創造出驚奇的機關和謎題?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不要錯過這次的活動! 活動將體驗實境遊戲的魅力,了解不同類型的遊戲和所需的技能。 還能自行設計一些關卡,並運用擴增實境(AR)及程式編寫,讓你的創作更好玩。 快來一起挑戰自己的創意和智慧吧! 活動時間 7/29(六) 14:00-16:00 活動地點 9F科普傳播中心 適合對象 國小3-6年級學童,活動名額12人 活動費用 300元 報名網址 https://estore.ntsec.gov.tw/classes.aspx?TYPE2=4&uid=1139&pid=13 科學學習中心 暑期營隊開放報名 科教館7-8月暑假營隊課程熱烈報名中~開課對象為幼兒園至國中、親子觀眾、成人,全日課程含午餐,詳情請至本館整合服務網站查詢。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各課程開課前一週 上課地點 本館展場 適合對象 幼兒中大班至高中、成人 諮詢電話 相關問題請洽02-6610-1234#1689服務台 報名網址 https://estore.ntsec.gov.tw/classes.aspx?TYPE2=1&uid=49&pid=13 7月課程(8月課程請上網查詢) 科寶科妞探險隊-神奇的紙世界 開課對象 幼兒園中、大班 上課時間 7/5(三)-7/7(五),09:30-12:30 兩棲爬爬獸 開課對象 幼兒園大班-國小2年級 上課時間 7/10(一)-7/14(五)09:00-12:00(上午班)、13:30-16:30(下午班) 鳥類觀察與飛羽標本製作 開課對象 國小5年級-成人 上課時間 7/10(一)-7/11(二),09:30-16:30 獨木舟漫游-雙溪親水體驗 開課對象 國小3年級以上 上課時間 7/15(六),09:30-12:00、8/12(六),09:30-12:00 「植」得療癒-香香der:植萃香氛手作 開課對象 國小3年級以上 上課時間 7/16(日),13:30-16:30 小小程式遊戲設計家 開課對象 國小1-2年級 上課時間 7/17(一)-7/18(二),09:30-16:30 STEAM魔法科學 開課對象 國小1-6年級 上課時間 7/17(一)-7/21(五),09:00-12:00 小小實驗科學家培育營-從科學實作探索進入國小科展議題研究 開課對象 國小3-6年級 上課時間 7/17(一)-7/21(五),09:00-16:30 【成為小小烘培師】香甜巧克力布朗尼與香蕉巧克力司康 開課對象 國小3-4年級 上課時間 7/21(五),09:30-12:30 動物園的紅鶴不會飛?一堂動物福祉課 開課對象 國小4-6年級 上課時間 7/21(五),09:30-16:30 「植」得療癒 - 「植」感塗料手作與應用 開課對象 國小3年級以上 上課時間 7/23(日),13:30-16:30 神經細胞觀察與玻片製作 開課對象 7-12年級 上課時間 7/24(一),09:30-12:30 STEAM創客-3D列印筆幼兒營 開課對象 幼兒園中班-國小2年級 上課時間 7/24(一)-7/28(五),09:00-12:00 【魔術方塊】科學邏輯挑戰營 開課對象 國小3年級以上 上課時間 7/24(一)-7/28(五),09:30-16:30 STEAM創客-玩轉吸管幼兒營 開課對象 幼兒園中班-國小2年級 上課時間 7/24(一)-7/28(五),13:30-16:30 昆蟲探索與解剖 開課對象 7-12年級 上課時間 7/25(二),13:30-16:30 植物彩色微世界 開課對象 7-12年級 上課時間 7/26(三),13:30-16:30 【跨領域探究與實作】水下無人機 開課對象 國小5-6年級 上課時間 7/29(六)-7/30(日),09:00-16:30 STEAM 科學FUN先修 開課對象 國小6年級至國二 上課時間 7/30(日)-8/3(四),09:30-16:30 報名須知:請務必詳讀各課程報名資訊及「推廣教育活動報名須知」(請至整合服務網下載專區查詢),如報名則表示同意並願意遵守。課程收費含常設展門票,每日課程結束後可自由參觀本館常設展。 整點科學-假日課程 7月整點科學-假日課程來囉~以STEAM、MAKER及環境教育,3大主軸,共有20項課程,不定期推出!本課程不含常設展門票,需購買當日常設展門票或賽恩斯會員卡進館上課。 蠟燭科學手作 1.認識蠟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了解蠟燭燃燒的原理。 3.蛋糕造型蠟燭DIY。 課程時間 7/1(六) 10:00-11:00/15:30-16:30 適合對象 國小3年級以上 (親子) 報名網址 https://estore.ntsec.gov.tw/classDetail.aspx?CLASS_NUM=0000005861 3D列印筆的幾何世界 想把腦中天馬行空的畫面變成立體圖形嗎?一起來使用3D列印筆建構出你的小小世界,做出專屬於你的生活小藝品! 活動時間 7/22(六) 15:00-16:00 適合對象 國小3年級以上 (親子) 報名網址 https://estore.ntsec.gov.tw/classDetail.aspx?CLASS_NUM=0000005934

> 更多

Ellipse

科教館-【安全耐震我的家-防震教育與耐震建築設計】2022臺灣科學節教師研習場

在108新課綱中強調的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的學習重點分為「探究學習內容」和「實作學習內容」兩部分。「探究學習內容」著重於科學探究歷程,可歸納為四個主要項目:發現問題、規劃與研究、論證與建模、表達與分享。「實作學習內容」為可實際進行操作的科學活動,例如:觀察、測量、資料蒐集與分析、歸納與解釋、論證與作結論等。 但「探究與實作」課程在正式實施之際,實須面對諸多挑戰與問題,若要順利推展「探究與實作」之新課程,師資的培育將是關鍵的影響因素,此無論從師資職前教育的培訓、實習,以及在職教師的專業成長皆須有相關教育規劃配套,才有助後續課程之實施。 「安全耐震我的家」系列課程,由成大土木工程學系劉老師規劃,由淺入深介紹建築材料、分析、設計、施工等各面向重點,及耐震、隔震、減震觀念。此外,劉老師與協力廠商特別開發居家實驗教具,國小到高中端老師更可藉由搭配教具,自行開設相關課程,結合探究與實作及加深加廣課程,建立建築耐震與防震安全知識。 歡迎有興趣教師報名參加~ 講師: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劉光晏副教授 時間:111年11月12日10:00-12:00 費用:免費 地點:本館9樓東側走廊 報名網址:點擊報名

> 更多

Ellipse

本土科研╳科展實作【教師研習】

什麼是「本土科學」? 戴寶村老師說:「科學雖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但還是有其本土性,很多科學發展是來自當地人想解決當地的問題,利用科學思維和技術,讓本土生活文化得以延續。」 教育部國教署在今年委託國立臺南大學聚集7個館所推動「本土教育人才培育計畫」。「科學」作為今年度的主題,希望能夠將臺灣本土科學的素養與經驗推廣給更多老師和學生。 參加對象: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及行政人員 上課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士林區111士商路189號)11樓多功能教室 報名方式:請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我的科研路─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保證》 網址:https://reurl.cc/8p41kj 時間:8/13(六) 9:30-12:00 講師:鄭光成教授,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生物科技研究所,研究領域包括食品科技、微生物育種、發酵技術、生醫材料 《一路走來的科展指導經驗分享與實作-光敏電阻吸光儀之製作與應用》 網址:https://reurl.cc/ZbaRbV 時間:8/13(六) 14:00-16:30 講者:賴月琴老師,臺中市立豐東國民中學,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研究所畢,國中科展數學、物理、化學、地科、應科之指導教師(41-61屆) 《一路走來的科展指導經驗分享與實作-談引導孩子將科學探索加值成可帶著走的人生履歷》 網址:https://reurl.cc/YX7Md4 時間:8/14(日) 9:30-12:00 講者:胡裕仁老師,新北市立林口高級中學,高中數學、生物、物理、應科、電腦資訊、行為科學等指導教師(45-61屆) 《我的科研路-白蟻研究的異軍突起》 網址:https://reurl.cc/MN1YRX 時間:8/14(日)14:00-16:30 講者:李後鋒教授,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研究領域包括:都市昆蟲學、白蟻生物學與防治 《一路走來的科展指導經驗分享與實作-海洋生物專題研究》 網址:https://reurl.cc/zNg2Yp 時間:8/21(日) 9:30-12:00 講者:揭維邦老師,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中山大學海洋系博士,國中科展生物、動物與醫學之指導教師(44-61屆) 《我的科研路-有機半導體光電元件跨領域研究的故事》 網址:https://reurl.cc/Qbn1Zb 時間:8/21(日) 14:00-16:30 講者:薛景中教授,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兼任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研究領域為奈米材料 ● 每場次限額50人 ● 同一天上下午皆報名成功者,將提供午餐餐盒 ● 參加研習當天可免費參觀本館常設展(報名下午場者,上午可先至1樓服務台報到) ● 參加每場次並可累積「集集復集集」點數2點 ‧上課前30分鐘於1樓開放往11樓直達電梯,請洽1樓服務台 指導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協辦單位:臺南大學

> 更多

Ellipse

療癒嘉年華 11/12-11/14

科學也可以很療癒?!快到療癒嘉年華來舒展你的身、心、靈,度過輕鬆的科學周末! 總計118個攤位;STEAM、科學科技、環境教育以及療育議題等四大主題,從科學知識到香氛精油,Covid-19疫情以來,臺灣因運而生的最新創意成品、最新研究技術應有盡有。 歡迎到嘉年華來體驗各種科學原理和科技應用,顛覆你對科學的想像! 日期:2021/11/12-11/14 地點:臺北科學藝術園區 市集攤位 包含STEAM、自然科學、環境永續、療癒科學四大主題,只要依規定集滿闖關章,就可兌換當日限定禮物,集章越多、獎品越豐,還有機會抽中Switch 馬力歐賽車。 ★11.12 (五) 10:00-17:00 不只集章更是探索科學,學校團體參觀還能索取限定結合108課綱設計的市集學習單!! ★11.13 (六)-11.14 (日) 10:00-17:00 一般觀眾自由參加 攤位集章、舞台展演,在輕鬆的氛圍中,用科學療癒生活~ 超過百個攤位等你來探索! 更多豐富的攤位介紹都在下面唷~ 舞台展演 包含市集嘉年華開閉幕及舞台區不間斷演出,演出帶動科學節慶祝的氣氛的舞台劇、舞蹈表演,非制式化的音樂表演、具科學內涵的科學魔術秀等;以及規劃特殊議題的Talk Bar短講,分享最新最搞笑的科學、科技議題;舞台區更將融合本館自編自導自演的演示及科學劇,讓民眾感受科學生活化的趣味,透過跨領域的結合,鼓勵非科學愛好者參加活動。 11/13(六) 10:00-11:00 開幕式:臺灣科學節-科學嘉年華 11:00-12:00 頒獎典禮:有A的STEM科普藝術獎、KT科藝獎 14:00-15:00 微積分音樂劇:EDU創作社《恆河左岸的愚公》 15:00-16:00 大師秀: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主任 戴明鳳教授《雷神之槌 一日索爾體驗》 16:00-16:30 三館吉祥物相見歡 16:30-17:00 科學演示《咖哩彩畫師》 11/14(日) 10:00-11:00 科學劇《諜報看攏無》 11:00-12:00 Talk Bar: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楊佩良教授《我的研究很荒謬-兩度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動物排泄論》 14:00-15:00 微積分音樂劇:EDU創作社《恆河左岸的愚公》及映後座談 15:00-16:00 Talk Bar: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副研究員林琦峯《星星、月亮、太陽 原來生活中處處有天文!》 16:00-16:30 三館吉祥物相見歡 16:30-17:00 科學魔術秀:羅賓《羅賓神奇歡樂魔術秀》 荒野保護協會:2021地球影展 Our earth,Our home. 精粹優質自然生態環境相關影片,從映前導讀到映後座談討論,讓身為地球公民我們更加關心環境、促成行動與改變。 活動講師:荒野保護協會專業講師 報名方式:免費,僅需購買本館常設展門票 地點:科教館5F極大極小展區 我心有著山椒魚+合歡越嶺-合歡山生態之旅 時間:11/13(六) 13:30-15:00 藍色星球(海洋全記錄)-珊瑚礁 Coral ReefS 時間:11/14(日) 13:30-15:00 科教館展場亮點活動 閃電球 時間:09:30、13:30 地點:5F物理區 克拉尼圖形 時間:11:30、15:00 地點:5F物理區 敲敲打打工作坊-塗鴉機、快樂城市 時間:09:30、11:30、13:30、15:30、16:30(假日場) 地點:3F敲敲打打工作坊 攤位介紹 市集攤位分為四大議題: STEAM 自然科學 環境教育、永續議題 療癒科學 STEAM KITs of STEAM 玩出科技力 汀汀造造 科技教育、STEAM教育皆存在於不同的教學載體和階段當中,而我們談論的學習概念圍繞著-動手實做、工具使用、創意自信、運算思維、資源整合、團隊合作、五感體驗、空間結構。此次微型展覽重新整理了這八種概念,透過簡約的學習工具(Kit),以及以學習者作為中心的體驗設計,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習。 從地球的顏色推測環境變遷—跨領域專題課程模組 史汀實驗室 根據研究,在未來的100年內,預計50%海洋的顏色會出現明顯變化,藍色的區域會變得更藍,綠色的區域會變得更綠。過去30年,人類一直透過衛星所拍攝的影像,來分析地球上海洋的顏色,反推葉綠素及浮游生物的總量,並推測海洋顏色與氣候變遷的關係。而近年科學家發現,如果能夠分析海洋對於特定波長光線的吸收能力,並搭配人工智慧運算模型,即能在實驗室利用資料推測氣候變遷。跟著跨領域專題課程,從色彩即資料(data)開始,認識七種生態系(biome)的溫度、雨量以及對應的色票,試著理解如何透過 AI 觀察地球環境的改變。 趣學校 金石教育科技 趣學校提倡數位製造與科學原理共同搭配,我們所面臨新時代的工具,是輔助許多書本上內容的實現,讓抽象具現化,助於傳統學科的學習,產生應用的全新闡述的價值,有助於提倡108課綱自發之素養,使學生有事可做(some-thing to do),更具備有事可學(something to learn)! 貝登堡STEAM教育 貝登堡智能 「玩」是孩子的天性,貝登堡以「玩中學」的方式,推出適合學齡前孩子進入STEAM世界的啟蒙學習方案。結合學科的多元體驗,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等,開啟孩子更多的可能 醫護勞力釋-IOT自動酒精噴霧器 訪古文創 FangGu 我們致力於設計「實用」的科技教育教材,並投入實際應用。讓教具除了教學價值外,也能有實用價值。 賽先生科學工廠 賽恩斯國際有限公司 賽先生科學工廠是一個為熱愛科學趣味的人們所打造的品牌,專門販售科學主題禮品。我們致力將科學原理融入生活,與藝術結合,為科學做趣味增值。 貝睿創鈕扣電路積木 金世好實業有限公司 貝睿創鈕釦電路積木,運用鈕釦做接點,輕鬆的連接各種零件進行電路實驗,讓學習電路更加輕鬆無負擔,想知道什麼是串聯,什麼是並聯?馬達風扇的運轉原理?以及光學變化,透過實驗讓您最直覺的看見電路的各種變化喔!!! 雷射竹槍與發光指尖陀螺的光電探索與製作 黎明技術學院數位多媒體系 本攤位為教育部與科技部專案計畫之衍生成果,參與者除可自製雷射竹槍(上午),與發光指尖陀螺(下午) ,並可選擇參與進階光電科學探索,操作雷射光的反射、折射、繞射與干涉等現象,以及雷射與追日器的結合,引導參與者在操作中理解環保能源的STEM內涵。 文茗工藝坊 文茗工藝坊 還記得小時候隨手拿身邊的物品就能拼湊出好玩的玩具,現在只要來到文茗工 藝尋寶,就能讓您的寶貝參加充滿童趣又有啟發性的DIY玩具,在玩樂中領悟 科學的原理,親自感受動手作的樂趣。 山王文教 X 陀螺科學 山王文教 陀螺機器人將帶領大家進入物理學的奧秘世界,透過生動的講解與實驗操作,maker課程相關實驗品,現在就跟著陀螺戰士探索旋轉背後的科學世界吧!精采有趣的課程!激發創造想像力!厚植科學實力!科學奇才大師!就是你! 未來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未來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跟著賽車機器人進入歷史和未來的時光隧道,認識古代動力如何與交通工具配合;回顧工業革命,看看機械生產的序曲如何開始;匯聚歷史科學智慧結晶,設計研發科技智能車,看科學家如何揭露交通工具開發的過程和科技演化的秘辛,收到了嘉年華邀請函的你絕對不可錯過,一起翻轉學習,加入打造黃金賽車的科學團隊! 左玩幼學—幼兒STEAM教育 發明家爸爸±玩 兒童玩具創客: 對幼兒來說,學習最自然的方式就是「玩」。透過玩具設計師的專業背景,將STEAM帶入手做玩具中,利用玩具對孩子很有吸引力的特點,讓孩子在製作玩具的過程中產生發自內心的學習興趣與探索動機。 索尼創意科學大賞 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Sony Taiwan秉持「For the Next Generation 為了下一代」的品牌精神,免費舉辦「索尼創意科學大賞」。不同於其他科學展覽,以DIY創作科學玩具為競賽重點,讓孩子們在「做中學」,更容易親近科學;活動現場開放第九屆Top20作品以供大小朋友體驗來自國小學童用無盡的想像力及科學所打造的創意科學玩具! Arklab 航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rkLab飛行學院-透過無人機科技教育用Maker精神及S.T.E.A.M學習新知識,讓學習員可以擁有思維創新。我們透過CDIO小專題方式學習、深化知識提升溝通組織能力,研究能力,問題思考與解決能力及美感設計學習等軟實力,課程推廣至上海、廣州、新加坡等國家。 木匠兄妹木工房 木匠兄妹木工房 傳承細木作工藝用設計思維開啟新工藝「木」光。 來自台中后里的一對兄妹,為了傳承父親29年的細木作工藝,與愛惜木頭的這份熱情,將木頭注入設計、趣味、好玩的元素,發展一系列創意木製的居家、文具、童玩、生活用品、燈飾、玩具等,並開發多款成人木工與親子體驗課程,使得這夕陽產業得已翻轉,也讓傳統木工技法得已延續,更讓木頭的天然之美豐富我們的生活。 近年來,地球自然環境每況愈下,為了達到綠色供應鏈的生成,木匠兄妹堅持選用FSC永續林場的原木加工,並在台灣製造,創造在地就業機會與參與公益慈善活動,以此期許木匠兄妹能邁向對社會、對自然、對人類生活都有助益的永續企業。 有A的STEM 清華大學x佳能國際 清華大學與佳能國際共同發展「有A的STEM」創新教育,將科普知識與互動裝置藝術結合,開發臺灣第一批「STEAM互動探索」相關作品,例如牙刷機器人、磁陀螺跳探戈、高斯來福槍等。並開創「STEAM 123」引導式教學:1.讓孩子做個奇動手做的tinker、2.做個探索跨學科的explorer、3.做個創意轉化的maker。除此,合作夥伴佳能國際推動「智能創客機器人」創新體驗教育,透過組裝、搭建、Scratch編寫程序讓機器人動起來,激發學生對科技、理學的邏輯及興趣,進一步愛上程式語言。 搭配黏土藝術,結合科技基材,讓科技也能很藝術,瘋玩新創意。 穿梭古科技直擊體驗攤 高師大X創藝天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攤位以古科技教具為主,教具包含組裝式、互動式與遊戲式,學生可透過教具展示、當場體驗教具組裝與互動,學習STEAM跨領域科普知識,並獲得動手做的樂趣。 透過新興腦科學,掌握大腦放鬆療癒的秘密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師大黃琴扉教授近年來極力推廣腦科學在教育或療癒上的應用,也運用腦波研究掌握森林療癒、精油嗅吸等對大腦放鬆的效益。本攤位將透過基礎腦科學的講解與療癒放鬆體驗,與參與民眾互動,並達科學與療癒同步科普的跨領域教育。 豆豆趣-探究式數位及實作教學資源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本活動將提供本研究室發展之擴增實境(ARKit)技術融入科學探索的數位學習遊戲,讓闖關者體驗。目前主題有「居家滅火模擬」及「危險實驗」兩個AR App,透過空間感的互動方式,將可提升科學的學習興趣。 FUN玩科學 國立臺灣大學K-12前瞻科技教育發展中心 集結各領域專家學者及中小學科學資優老師,共同開發新興 科技與科學主題動手做課程,提供各學齡孩子動手玩科學、動腦學科學的 選擇,建立科學思維,提升科學素養並培養創意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除 有助課業學習,更對將來工作選擇與導向有正面影響及優勢建立,進一步 引導認知善用科技來改善人類生活和保護環境的思維及智慧。 珠璣幾何 台大化學系 以數學串珠與珠串積木兩種方式搭建各種三維球堆積結構。不僅可模擬奈米分子世界千姿百態的立體構築,其中珠子與繃緊的細線所產生的張拉力與壓縮力彼此均衡,巧妙地呈現微觀分子的平衡幾何結構。 珠串積木,藉由簡單的步驟,即可組裝搭建出千變萬化,兼具壓力與張力特徵的立體模型。 海洋萬花筒 澎湖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 帶領學生在不同光源下觀察海葵呈現的色澤,觀察螢光蛋白的表現並探究不同LED燈的照度及水下穿透力。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創新科技自造中心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創新科技自造中心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創新科技自造中心為本校師生提供創意發想與創新科技之實作場所,現場除了展示本校師生作品與數位自造機具運作解說外,亦提供3D列印活動供民眾體驗,以推廣STEAM與自造教育 化繁為簡-程式設計輔助教學軟體推廣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_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本攤位為科技部計畫輔導之程式設計輔助教學軟體推廣,運用線上網頁軟體圖像化程式編輯器遮罩設定,相關學生老師教與學的過程能有更佳的體驗,再搭配本實驗教學團隊推廣的虛擬與實體結合之桌上遊戲內容,致力於科技教育的實現。 竹林LAB 新北市私立竹林高級中學 檸檬酸鐵銨在 UV 下還原成檸檬酸亞鐵銨,與鐵氰化鉀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藍色鐵氰化亞鐵銨鹽沉澱於紙上;最後將未顯色的感光原料洗去,即完成藍白相間的藍晒圖。 防疫在家好有趣-駕駛模擬器 新北市新莊區中港國小 疫情期間手機平板更變成在家陪伴生活的學習或遊樂好夥伴。本攤位利用手機下載的賽車遊戲進一步和積木與生活耗材進行結合,透過物理原理搖身一變變成可以真實遙控駕馭的賽車遊戲,讓你可以透過轉動方向盤來控制螢幕中的車子。想變成一位賽車手嗎?等你來挑戰。 藝術STEAM創造樂~魔力動畫盤 新北市新莊區民安國小 STEAM不再只是實作!融合了美感的藝術Art~讓你製作A的Steam! 魔力動畫盤是利用視覺暫留的原理,學生繪製出一動畫轉盤圖案, 不同的圖形透過視覺暫留,便是一幅會動的畫喔! Klgsh Steam 國立基隆女中 國立基隆女中數理科技實驗班專題的成果分享,內含不同還原劑之金離子還原成金奈米粒子、密室逃脫遊戲闖關、智慧居家科技及數學與藝術的展演。 "疫"期療癒 國立基隆女中 寓教於樂,以防疫為主題讓學生設計主題桌遊;於疫情期間遊玩除了放鬆、療癒身心外,並從中學習防疫相關知識。防疫生活有些不便與限制,惟有樂觀與堅強,才能持續走下去! 自然科學L 氣體的流轉 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 介紹氣壓感測裝置與簡易抽氣機原理,藉由實際觀察及檢測氣壓瞭解大氣壓力及氣體流動。 微感測器世界 國立高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介紹各式微型感測器之應用與原理,並實際體驗音頻、光源感測的應用。 美塔魔法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美塔魔法學校創立於民國一百年十月十日十點十分十秒,位於台東巿中興路糖廠内,也是全國第一所推廣科普、數感、生態保育教育的非營利組織,來校學習完全免費,創辦人為台東大學李偉俊教授,目前配合執行科技部東區科學志工計畫案和台灣寶珠計畫,校齡至今十年,服務全國百餘所學校、數千名中小學生受惠,未來將持續創校理念,提供服務給花東偏鄉和離島學校。 生技醫療新里程-揭開細胞層片技術的面紗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本活動由科技部科普計劃補助推廣,主要介紹生技醫療中細胞層片技術與其所蘊含細胞分裂的基礎科學概念,尤其細胞複製過程中,DNA所扮演的角色,透過實作活動模擬DNA複製過程,提供學習者體驗人體內微觀且不可見的DNA複製過程,進而增進對當前生物科技的認識。 遊中學科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遊中學科學」關注個人自發以及群體互動、溝通與共好,基於建構與人本理念,開發各領域的科學桌遊與議題桌遊,讓學生在遊戲中探索、理解和學習學科內涵。 在今年的【2021台灣科學節】科學嘉年華,我們將帶來有趣好玩的桌遊,歡迎大家一起來同樂,並在遊戲中由衷地愛上科學學習! 陸軍官校~創意科學實作闖關 陸軍軍官學校 每日區分三梯次1000-1100、1300-1400、1500-1600結合趣味科普與探究實作元素設計提供民眾體驗科學闖關,共設計竹蜻蜓、迴力紙飛、念力棒、不可逆浮沉子、彈力雙球、光碟氣墊船等六項,每組5人,每10分鐘換組一次,每梯次30人,每項闖關滿分10分,累滿計分達50分,可換趣味科普教具乙份。 量子御FUN所 中原大學物理系 藉由量子實驗展示、體驗,larp遊戲體驗有效推廣量子知識,讓中學以上大眾能夠輕鬆知道何謂量子。 微生物不只是敵人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學生會 台大農化系的微生物領域與這兩年席捲全球的疫情息息相關。微生物領域包含細菌、病毒等等,本次主要想和民眾科普:一、快篩試劑的原理與應用;二、微生物和人體共生如何影響人們的健康。 物理奇航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 物理是科技應用的根本,無論是現代科技或是在影音作品品中的未來想像,物理都是主導的知識領域.其中奈米物理與量子科技將是未來重要的科技與知識領域.我們將藉由幾個個動手做的內容來介紹.包含可現場實作的奈米表面積效應;用類光電效應來介紹光的量子性;實地製作奈米微粒演示等內容。 超級磁鐵 吸金大法 台北科學日團隊 海爾貝克陣列:將磁鐵以特殊方式排列,達到最少的磁鐵造成最大的磁力,並且產生單邊磁場的特性。學生實際操作,學習磁鐵的作用以及磁場的分佈。 臺博科學試驗室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在日本時期是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南門工場。樟腦的化學成份在二十世紀興起研究樟腦的狂熱。認識樟腦並引用樟腦的化學成份製作天氣瓶將知識、科學、美學、趣味相互結合。 臺南市南瀛天文館 臺南市南瀛科學教育館 本館為推動天文教育,帶給學生截然不同的天文體驗課程,研發本市國小天文課程〜「星動時課」,是一至六年級共36套天文課程及相對應教材教具,讓學生們在教室裡可以上天文課程,老師們可以輕鬆實施天文教學。 標本的魔幻世界-生命延續的奧秘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以標本介紹生命延續的奧秘,運用行動展示盒中的各種不同型態的果實及蛋蛋標本,結合小遊戲,讓他們透過有趣方式認識生命延續的秘密,對生命科學產生興趣。 原子能小學堂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透過平板遊戲,了解生活中有關游離輻射的問題,或是大家從來沒有想過民生應用,皆有可能與輻射息息相關! 輻射知識PK賽 等你來挑戰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輻射知識PK賽 等你來挑戰 透過有趣輻射知識搶答闖關遊戲,再由關主詳細解題互動,增加民眾對生活中的輻射、應用及防護相關知識。" 氣象科學知多少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透過互動體驗遊戲及展示解說問答,讓大小朋友了解氣象的相關知識。 礦石奇遇記 新北市立三重高級中學 自然界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岩石,可藉由觀察岩石的外觀來認識和分辨岩石的晶體結構和顏色,進一步了解背後的形成環境因素。看著顯微鏡下的石頭們,彷彿身處另一個世界,能看到內部細微結構及光學特性,其亦是鑑定礦物種類的重要依據。 看見星空盒 新北市沙崙國小 你的星座是什麼呢?動手DIY,透過小小的盒子就可以看見屬於你自己的星空喔~ 指尖上的舞者-平衡鳥 桃園市中壢區新明國小 本攤位利用平衡鳥紙型,讓參觀的人員將紙型剪下並進行重心的調整,完成一個可以放在指尖上的療癒系平衡鳥玩具,回家後也可以進行著色並放在家中合適的地方,看著平衡鳥有趣的槓桿平衡特性著實令人著迷呢! 科學遊樂場 彰化縣同安國小、媽厝國小 希望透過好玩的科學玩具讓大家能了解科學並愛上科學 植萃潔淨 新北市貢寮區貢寮國民小學 本校生態豐富種植許多的果樹及植物,且沒噴灑農藥,因此運用校園中柚子、檸檬的果皮及左手香的葉子製成天然無害的植物精油清潔劑並取代化學合成的清潔劑,達到友善環境的目標。 逗陣拼台灣@18巧板幾何拼圖 普羅特工作室 三個及四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組成的幾何型塊(Polytan)各有4種及14種的形狀統稱為「18巧板」(18 Pro-Tangram)。這類等面積不同造型的幾何型塊填滿給定外框的拼圖遊戲,不能有空隙也不得重疊,是近代組合學及計算機科學研究的核心,簡稱鋪地磚問題(Tiling Problem)。 飛行樂多多 飛行船文化教育事業有限公司 你知道機長「四條金槓」的意義?你知道飛機上的排泄物去了哪裡?機長、空姐都不用休息嗎?飛機是怎麼飛起來的?一起來動動腦,充飽各種專業和常識!挑戰你的飛行知識、記憶力和反應力! 上帝視角學天文 泛宇科技教育有限公司 FUNSKY天球儀是一個可以調整日期、時間呈現地球任意時間點的立體天空模型,小朋友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各天體的運行規則。 倍思科學實驗室-微觀新視界 倍思科學實驗室 倍思科學成立21年,致力推廣幼兒及兒童科學教育。 近年更於寒暑假舉辦各式科學營隊,主題含括生物、物理、化學、程式設計......等等。 藉由做中學、寓教於樂的方式,將科學的小種子埋在孩子心中。 今年倍思更是跨國引入國外科學教具-FOLDSCOPE顯微鏡。 準備好了嗎,讓倍思帶您一起進入微觀的療癒世界!! 航空科技體智能 輕航模型黃國榮 黃國榮老師專業在航空科普、太陽能車船、火箭等系列DIY教學產品。現場規劃於大操場設計體驗區、讓民眾可以在DIY動手做之後可以去展現出飛行的效果。 大型航空科普教具體驗區(螺旋槳轉速推力器及大型柏努利原理漂浮球闖關體驗) 法碼機械 大型螺旋槳轉速推力器測試民眾手動螺旋槳轉動、測試出操作者的推力還有轉速有多少!伯努力漂浮球讓現場參觀民眾動手將保麗龍球放於風口上方。 疫情時代下的知識學習-科普主題桌遊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書慈善基金會 華書基金會長期推廣品格教育,並且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侯惠澤教授進行遊戲式學習產學合作長達5年以上。我們利用遊戲式學習理論設計各種科學主題桌遊,並定期在寒暑假舉辦科學營隊,將桌遊與各項科普知識進行結合。而在無法外出活動、學習的疫情期間,利用我們的遊戲式學習桌遊,家長可以陪伴小朋友在家自主學習。透過遊戲式學習不僅能引發小朋友學習興趣進而帶動主動學習,也能增進親子互動關係,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 環境教育、永續議題O 綠色和平基金會 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 綠色和平是一個獨立的全球性環保組織,致力於以實際行動推動積極的改變,保護地球環境與世界和平。 我們透過研究、教育和遊說工作,推動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共同尋求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 成立於1971年,綠色和平在全球超過55個國家設有28間全國或區域辦公室,擁有超過300萬名支持者,為了維持公正性和獨立性,綠色和平不接受任何政府、企業或政治團體的資助,只接受個人和獨立基金的直接捐款, 我們的願景,是確保地球得以持續孕育多樣且豐富的生命。 慢島旅 │ 有溫度的生活體驗 環境友善種子有限公司 關於慢島旅 │ 慢遊,為了更認識在地。 島語,有溫度的生活體驗。 旅行,環境友善的理念。 由環境友善種子經營的海洋教育品牌,我們提供的服務有: 戶外教學、親子共學、深度慢遊、企業員工活動、CSR 合作方案。 生態保育走出國際 希平方科技 利用由環保可回收材質組成的手作材料包,搭配英語課程,讓孩子在操作過程中,了解環境保育重要性及認識多元生態,包含多種動植物習性介紹,在提升生態保育概念同時,結合英文學習,提升孩子運用所學在生活中的機會。 仿生STEAM教育 蟲蟲先生的科學教室x坦諾藝術 我們推廣仿生STEAM教育,以昆蟲為主題,引導學生探索生態、探究科學、實作工程,並且添加藝術創作元素,讓孩子可以向大自然學習,然後模仿應用到生活中。有STEAM教育所強調的跨域整合,也有環境教育所追求的關懷連結。 植物方塊 康植有限公司 植物方塊的原料取材自農業廢棄物如米糠、稻稈、玉米梗等,不但減少廢棄物量,並善加發揮農業廢棄物的潛能,例如加入稻殼可讓材料密度更輕且透氣性更佳。由於植物方塊為水溶性,不再種植時,只要用水溶掉植物方塊,澆到土裡,即可再被植物利用。從取材到廢棄處理,都在實踐循環的環境友善理念。 疫情時代的堅強後盾-垃圾焚化 達和環保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您知道自己每天丟了多少垃圾嗎?垃圾丟了,然後呢? 讓我們一起來趟垃圾的旅行,了解垃圾焚化廠如何配合防疫妥善處理廢棄物並落實循環經濟。 讓我們一起落實綠生活,珍惜資源,永續地球。 生態動植動 優達創意教育中心 提供環境桌遊認識,從梅花鹿及溼地的生態保育、水資源利用與蒐集、空氣汙染的成因與防治等多面向出發,帶孩子從遊戲中決策每一步,快速體驗地球上一員所需擔負的責任。 新興生物技術食品--報你知!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為因應全球人口成長、氣候變遷及天然災害發生頻率增加,強化農業生產與糧食供應系統為世界各國重視之議題。目前許多先進國家均積極投入新興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故本計畫希望持續透過淺顯易懂的科普知識,幫助學生與師長正確認識新興生物技術食品。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x 宥睿生技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x 宥睿生技 我們是宥睿生技,致力於農業循環經濟,「讓農業豐富你的生活大小事,打造對世界更好的永續風格」。 宜蘭三星行健村是台灣生態農業先驅與第一個有機米專區。返鄉青農以專業維繫傳統與改革創新,極大化農業價值,與社區、耕莘專校合作,讓農業變有趣。從一粒稻穗開始,用職人的精神照顧土地與人,跟台灣一起變年輕。 長庚科技大學 長庚科技大學 由長庚科技大學林文惠老師帶領保健營養系學生,與社區民眾互動,傳遞健康飲食、永續環境概念。藉由純植物商品展示與推廣小遊戲,增強大眾對有利健康飲食行為的認知。希望能激發更多人開始思考不同於以往的健康蔬食概念,進而做出改變,培養環境永續的生活模式。⠀ 中山永續ENA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資優資源班 由3-6年級小學生擔任關主,以科學服務為目標,透過宣導「海洋永續」,邀請大家透過遊戲與解謎四關卡:【海洋自然現象】、【星球誕生】、【太平洋上島民們】與【海洋的難題】等體驗與創作,為海洋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鳥類的隱形殺手(窗殺) 新北市立八里國中 X 台灣猛禽研究會 鳥類常會因為窗戶玻璃的反射而撞倒窗戶,本攤位帶民眾深入探討窗殺的議題,並以實作體驗改善窗戶的鏡面反光,打造鳥類友善校園 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 新北市濕地珍水志工隊 自100年6月5日環境教育法正式啟用開始,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致力推動水環境教育工作,利用新北市大漢溪沿岸座落的8座人工濕地做為環境教育的素材,並培育有「新北市濕地珍水志工隊」協助推廣人工濕地環境教育,已近8年了,志工夥伴們將水資源保護、濕地保育及環境保護的種子散播到大臺北的每個角落。深入校園、社區,或帶領民眾直接體驗、感受濕地,傳達濕地的功能與重要性,扮演民眾與濕地之間的橋樑,拉近了人們跟環境的距離。 防災Easy圈起來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災害總是來得又急又快,人人都需具備防災意識,本中心開發了全球災害事件簿(https://den.ncdr.nat.gov.tw/)及災害潛勢地圖網站(https://dmap.ncdr.nat.gov.tw/),除了收錄歷年重大颱洪災害事件紀錄,還可快速查詢居家災害環境特性以及各類災害潛勢,讓我們認識災害變得更Easy! 海洋保育署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公民科學通常是由專業科學家規劃,讓一般大眾有系統地參與科學研究案中的全部或部分,透過公民的參與,不僅可以取得單靠科學家難以取得的大量資料,更能打破公民與科學之間的藩籬,讓學術更自由、更普及。藉由活動推廣邀請更多人成為海保署的公民科學家! 家中蟲蟲來卜卦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探索家中昆蟲團隊 為了讓民眾認識家中蟲住民,本攤位藉由有趣的蟲蟲籤筒、居家節肢動物卡牌、標本、紙雕等,讓民眾了解蟲與環境間的關聯性,同時介紹調查家中蟲蟲種類的簡易方式,以了解環境出現哪些狀況,而藉此改善家裡的環境。 來了「便」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便便科學 臺北市立動物園 很多人覺得「便便」很噁心。但對動物園工作人員來說,糞便提供了動物健康狀況資訊。野外的研究人員更透過糞便分析,知道許多野生動物的訊息。動物園利用動物便便做成的堆肥,再利用,把便便變成黃金。 生活用水大挑戰 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 透過南非開普敦因缺水危機,每人每日限制使用50公升的用水。以互動方式讓民眾了解生活中用水的項目、水量,並激發可能的節水行動,使參與者了解水資源保育的重要,願意在生活中力行。 科技水保行動教室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 以嶄新科技展現水保相關知識,包含VR動畫或AR遊戲,讓體驗者在遊戲中了解水保。同時可讓8位參與者一起體驗、戴上VR頭盔後可觀看3D動畫,現場亦將投放體驗畫面。 臺灣獼猴療癒影像暨AI辨識技術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為有效解決鄰近森林農作區日趨頻繁的人猴衝突,結合AI科技、動物行為與生態資料,由影像中自動辨識獼猴、發送訊息,於特定地區提供有效的防治,降低人猴衝突,維護農民生計。藉由獼猴影像亦可讓大眾更了解獼猴群取食行為及習性。 能源轉型下跨域STEM 臺北市立大學理學院科學學習中心 能源永續是未來發展方向,改變傳統能源使用思維,追求地球永續生態環境。透過STEAM課程認識臺灣能源轉型。 療癒科學S 青草纖維之香氛療育產品加值技術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1.香氛療育手工抄紙材料DIY示範 利用香氛精油微膠囊技術、青草纖維及手工抄紙等三種技術結合開發之DIY包,於現場示範並販售,讓民眾在家中也可抄製,達到療育效果。 2.青草葉子小船 民眾於現場可放置一小塊肥皂於青草葉子中,就能像小船一樣跑。一方面可認識不同青草,另一方面為達到療教於樂效果。 到故宮,找療育 國立故宮博物院 面臨疫情,收藏許多古人醫書與書畫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有甚麼可以醫治疾病、增強免疫能力、延年益壽的良方?從神農氏嘗百草傳說,主張「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黃帝內經》,出現在東晉書法家王獻之作品中的腎氣丸,到民間廣為流傳的八段錦氣功,傳統醫學累積數千年古人智慧,故宮正是一個收藏著豐富醫療養生知識的寶庫。本攤位有故宮醫療書畫圖片展示、八段錦示範和互動遊戲。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麥寶電波是教育電臺特別設計的錄音體驗器材,體驗錄音情境之餘,過程也會錄製成短片,可以留做紀念或透過網路社群分享難得的錄音成果喔! 福爾摩沙歷險記 國立臺灣圖書館 玩家透過行動載具,增加遊戲體驗及互動,暢遊在漂流台灣的故事情節中,小遊戲會結合圖書館利用與生活知識,在短短的時間內,讓小朋友初步體驗桌遊卡片與數位科技結合的運用方式。 中山樓創藝之旅 國立臺灣圖書館-陽明山中山樓 中山樓科技創新互動展以轉化設計「仙人走獸大富翁」互動科技遊戲,背景故事為因中山樓建樓久遠,藉由Q版走獸(好學龍、火爆鳳、淘氣獅、正直廌、帥氣馬)遵照仙人的指示及遊戲的規定完成任務,最佳贏家將封為「中山樓走獸之尊」。並於現場設置中山樓歷史人物故事展,透過手機掃描QR Code聽Q獸與歷史人物講故事,認識世界上唯一建在硫磺坑口上的建築奇蹟-中山樓。 科技閱讀島-AR/VR閱讀體驗 國家圖書館 透過本館建置之「國圖到你家」AR電子書內容推廣,以及本館與臺南藝術大學、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共同執行「印象太陽:林良作品虛擬實境VR互動展示」,以國圖典藏之林良先生手稿為基礎,運用最新VR技術開發一套深具人文特色的文學VR系統,並將之融入中學文學課程教案設計中,讓林良先生作品裡豐厚的情感與意象透過VR呈現。透過此兩項本館研發成果展示,運用本館豐富多元的典藏資料,透過數位科技呈現文本閱讀之多樣可能,帶領大眾一同遨遊科技閱讀島。 無線生活、生活無限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無線生活生活無限,防疫期間科技能帶給我們那些幫助? 無線通訊在生活中的應用。 療癒時代 松山高中 病毒肆虐,使得人心惶惶,緊繃的神經都不敢放鬆。不如,跟著我們一起運用簡單的科學原理,製作出有趣又療癒的成品,讓科學不再死板的停留在教科書內,而是躍然於你我生活之中,洗滌被疫情禁錮許久的身心靈吧! Vision2025-TAIPEIWAY社區共生網路 臺北市立大學聰明老化跨域創新中心 北市大「聰明老化跨域創新中心」榮獲教育部萌芽型USR計畫,為臺灣正邁向超高齡社會提出解方,探討如何以科學服務社會,達到世代共榮、代間融合。本中心辦理之綠色療癒課程,已有近萬餘人次以青銀共學、老幼共伴模式參與,以服務設計解決未來之社會問題。 愛的限時批 關懷小丑協會 別讓疫情阻礙了心與心的距離,歲末,親手做個小書或摺個情書給所愛的人吧!關懷並不特別難!僅需要一點心意加上一點行動。讓關懷小丑帶你一起在生活中增加一點小情趣,用一張紙傳達滿滿的愛意,無須書寫就能讓被關懷的人滋養心靈,重新展現生氣。 廚藝科學家 vs 酸女孩 的料理食驗室 一方青出版國際有限公司 由廚藝科學家章致綱老師和酸女孩聯手推出精采”食”驗show,進行又有趣又療育的料理科學”食”驗,現場來賓可以自己動手做、馬上吃: A)5分鐘微波爐做出鹽炒花生SHOW B)2分鐘微波爐做出鹽炒南瓜籽仁SHOW C)醋的科學食驗 D)3分鐘魔力,快速泡菜淺漬法! 身心安頓 & selena 藝術/心靈/創造基地 身心安頓工作室 人生需要指引與講解,讓我們更能深層的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天賦,讓自己在這大環境裡能身心安頓!當生命與藝術碰撞擦出火花時,有時絢麗、有時沉靜,是內在自我的覺醒,一層一層剖開頑強的自我,從新蛻變成完整的自己。 安琪拉樂藝工作室 安琪拉樂藝工作室 安琪拉樂藝工作室,專業老師帶領大家畫禪繞與摺紙、粉彩手作、植物染等療癒系藝術活動~ 葉子創作藝術 Amy丁老師工作室 各種天然葉子,經由特殊處理為素材改造成玫瑰花丶牡丹花等藝術創作。多元的作品不僅豐富休閒生活;美化居家環境,亦可作為最佳禮品饋贈親友。特別增加蠶繭創作。 ACCESS BARS 艾美思國際有限公司 Access Bars是一套讓身體得以快速放鬆,頭腦腦波緩和下來,而進入到冥想的狀態。沒有任何道具、沒有侵入性行為,僅僅透過雙手的觸碰頭部特定位置,就可以獲得一份前所未有的清晰和輕盈感。 芳療 顧好身! 中華336國際精油交流協會 鑑於國家已邁入高齡社會,協會邀集有志一同的專業精油使用人士,定期至老人院、安養院等長照機構及特殊團體提供精油按摩服務。並以生命數字33/6所代表之療癒之手為發想,貢獻心靈輔導 B肝疫苗40週年主題科學日 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協進會 -科技部主題科學日 B型肝炎過去曾為台灣的國病,每5人就有1人帶原,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在科學家不斷的努力之下,B型肝炎疫苗的發明結合政策推動、40年來的國人、醫界、學界與政府共同努力,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在世界公衛史上寫上重要的一頁。今年科技部籌辦「B型肝炎疫苗40週年」,回顧這項臺灣醫學和公衛的里程碑,並結合議題,設計病毒與疫苗的科普,讓學童從B肝認識病毒,進而了解疫苗的重要性。 科學街頭藝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 我們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培生所組成的「科學街頭藝人」,我們希望能夠與觀眾的互動,帶領觀眾跟著我們動手做實驗,一起感受科學的樂趣! 月食要來囉!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11月19日即將發生月偏食,透過簡單動手做了解月偏食以及11月19日月偏食發生的時間及觀看方式 臺北市立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 巡航臺北城市,守護愛書人綠地!由臺北市立圖書館主辦,2021年北市圖行動書車以「慢讀之森:一本書一棵樹,慢慢讀成一座森林」為題,著眼生活的閱讀。藉由書車穿梭大街小巷吸引市民目光,並不定期於本市公園、文化景點、學校及圖書館等處駐點,帶領市民閱讀本館推薦圖書及推廣電子資源,同步辦理漂書傳愛,讓閱讀擴散,市民能感受本館無處不在的服務。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