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lipse

全國走透

愛迪生到校服務 隨著家庭結構的改變,臺灣單親、隔代教養等家庭類型比例逐漸升高,這些家庭的大人們,可能背負著家庭經濟重擔,而孩子們也因此缺乏照顧與陪伴。另外偏鄉孩子們長期處於資源稀少、交通不便的環境,仰賴著外界資源協助。 根據教育部與內政部資料統計,臺灣還有700餘所、約10萬名偏遠地區小學學童,另外還有約高達50萬名來自單親、隔代、新移民及低收入戶等家庭子女,正面對著趕不上的城鄉與弱勢差距。 為了能落實科教普及的核心價值,科教館特別規劃「『愛』迪生出發」公益學習活動,邀請偏遠地區或經濟弱勢學童參加,期以科教館的資源及社會各界力量,幫助身處偏鄉的弱勢學童,期望透過這項公益活動拋磚引玉,喚起社會各界重視經濟弱勢學童的科學教育學習機會。 截至本(107)年度共有1000所偏遠地區小學到科教館參訪;到校服務據點共180個,愛迪生計畫逾45,000人次參與。 網站連結 「『愛』迪生出發」公益學習活動-到校服務紮根計畫 為協助解決偏鄉弱勢學童教育資源不足、數位學習落差等需求,自民國100年起結合民間資源創設「『愛』迪生出發」公益學習活動,每年邀請4,000名偏遠地區或經濟弱勢學童到科教館參訪;並自101年起與16所大學合作辦理愛廸生出發到校服務計畫,透過「大手牽小手」,結合大專校院師生前往偏鄉、原住民地區擔任科學教育推廣公共服務學習活動,到偏鄉據點陪伴學童體驗學習科學活動,啟發學童對科學的興趣並培養相關知能。 近六年來共計677所偏遠地區小學到科教館參訪,「大手牽小手」服務據點計150個,總計25,000人參與「『愛』迪生出發」公益學習活動,我們期望讓偏鄉弱勢學童持續獲得社會資源挹注,對科學的啟發能持續精進,向下紮根,提升其科學素養,故將原辦理之「『愛』迪生到校服務」更新為「『愛』迪生出發」公益學習活動-到校服務紮根計畫。 歷年來,透過扎根計畫順利在全臺灑下19所扎根的種子,合作大學(單位)計有15個;每所小學嘗試地走出傳統教學的窠臼,結合外界資源,研擬豐富的在地科學特色教材,將在地環境與家鄉文化融入課程,甚至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用心體會身邊的社區,並以動手實作、科學閱讀、實地踏查等不同型態,將科學與在地文化連結,激發學童學習科學之興趣,盼望社會各界持續給予「『愛』迪生出發」支持,給更多孩子機會,激發孩子對於科學的想像,燃起孩子們的科學火苗! 相關連結

> 更多

Ellipse

環境教育

222

> 更多

Ellipse

科普傳播中心

> 更多

Ellipse

愛迪生出發公益學習活動

> 更多

Ellipse

2024年8月活動及展覽在這裡~「科教館訊」上線囉!

2024年8月活動及展覽在這裡~「科教館訊」上線囉!

> 更多

Ellipse

展場活動

展區活動展場每日活動 設計我們的世界-性別化創新常設展 科技輔具是什麼?你知道有哪些科技輔具嗎?有哪些人會需要使用到輔具呢?快來參加體驗, 了解輔具是如何改善我們的生活 活動時間 每週二、四、六和日,11:00 活動地點 3F性別展區 參加方式 現場報名,須購買當日常設展門票或有效賽恩斯會員卡等票券報名參加。 小桌子科學手作-龍賀夾 攏好食 龍有著神祕的吸引力 也有著獨特的生活習性和食性 快來參加新年度小桌子科學-龍賀夾 攏好食 用生動有趣的內容來了解恐龍 再用簡單、隨手可得的道具完成自己的可愛小恐龍吧! 活動時間 每週三、五、六、日,14:30-15:00 活動人數 限額十位孩童 參加辦法 現場報名,須憑常設展門票至4F探索角免費報名參加 11樓屋頂花園導覽 士林地區是早期先民來台開墾的地區,有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而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仰,士林地區有著名的士林三大廟,分別為慈諴宮、神農宮以及惠濟宮。快來科教館11樓的屋頂花園,遠眺整個士林地區,回溯古今,一起探索神秘又古老的寺廟老故事! 導覽日期 週六或週日(實際日期依1F服務台現場公告為主) 活動時間 15:30 參加辦法 11樓屋頂花園現場報名 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展【苦味試紙體驗活動】 你能吃苦嗎?快來透過苦味試紙體驗,測出你到底是不是「超級味覺者」! 體驗時間 每日兩場次,11:30及11:45 體驗地點 3F人體展區 參加辦法 現場報名,須購買當日常設展門票或有效賽恩斯會員卡報名參加 3F敲敲打打工作坊 內容設計融合STEAM領域相關知識,期望觀眾在動手做及玩樂中,能夠主動探索、自我學習,同時透過共同協作、討論與分享,發展充滿創意、實踐自我的設計。本次展覽包含六大主題:【塗鴉機】、【風管與飛行器】、【快樂城市】、【彈珠機】、【光影遊戲】與【連鎖反應】,營造開放式的學習環境,鼓勵大家從中自行發掘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初階體驗每日開放主題:(50分鐘) 風管與飛行器 週二至週日 塗鴉機 週二、週四至週日 快樂城市 週二至週四、週六、週日 每日場次開放時間 09:30-10:20、11:00-11:50、13:20-14:10、14:40-15:30、16:00-16:50 參加名額 每場次開放的主題工作坊各提供25位民眾報名。 進階體驗每日開放主題與時間:(2小時) 主題一:【彈珠機】 週五及週日 主題二:【光影遊戲】 週三及週六 場次時間 10:00-12:00、14:00-16:00 參加名額 每場次開放的主題工作坊各提供25位民眾報名。 活動地點 3F東側展區 活動方式 每場15分鐘前開放現場報名,實際開放體驗主題與場次以現場或官網公告為準 收費方式 憑常設展門票免費參加 ※每場次開放的主題工作坊各提供25位民眾報名參加。 實驗互動樂園 結合新奇、好玩、有趣、互動及動態的元素,節目活動多元且豐富,包含科學秀、科學演示、科學劇或科學短講、「呷飽-顧健康」等,激發大朋友與小朋友對於科學的驚奇與好奇。 活動時間 每週六、日14:30 活動地點 B1 團膳區 活動方式 1.活動免費參加。 2.現場座位有限,歡迎及早入座。 3.活動場次、時間、地點、主題如有異動,依現場公告為準。 特別場次「科教館寶可夢演講:從寶可夢看生物飼育學」 活動時間 9/29(日) 14:30-15:30 活動講師 劉仲景 老師 有許多寶可夢和某些現實生活中的寵物非常相似,比如一些普通的狗狗、貓貓、兔子、倉鼠,甚至是特寵的兩爬、昆蟲等等。然而卻也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寶可夢的世界裡大家都可以一起寶可夢飼料,生病、受傷也可以直接麻煩喬伊小姐就會直接治好,那現實中的寵物能吃一樣的東西嗎?如果生病了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分析各種類型的寶可夢(寵物)可以吃甚麼!如何照顧好他們吧! ※活動場次、時間、地點、主題如有異動,依現場公告為準。 環境教育生態導覽 【有什麼鳥不起】、【這麼有植感】 科教館戶外景觀生態豐富,有植物、有動物,喜歡在這裡停留的是鳥住民還是鳥過客?走吧,拿起望遠鏡,我們一起賞鳥去!沿途環境更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景觀植物,歡迎具有好奇心的你,或是想散步休憩的你,跟著導覽老師的腳步,打開有植感的探索之行。 活動時間 每週六、日 10:30,每場約30-50分鐘,視當天環境和生物狀況調整。 集合地點 一樓服務台 活動方式 免費,活動前10分鐘現場報名 適合對象 一般民眾 如遇雨則會改走雨備路線。 如需借用望遠鏡,請在活動前10分鐘向工作人員憑證件登記借用。 導覽主題及路線由導覽老師依環境狀況調整。

> 更多

Ellipse

113年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

113年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 時間|9/1(日) 10:00-16:00 地點|科教館5F中廊、極大極小劇場 說明|免費參加,需憑當日門票或有效會員卡入場 活動說明 今年是921大地震25週年暨莫拉克風災15週年,這兩次的天災受災規模廣大,影響層面深遠,也促成了臺灣災害防救實務與科研的精進與提升。今年國家防災日以「回顧重大災害,邁向韌性未來」為主軸,呈現政府機關創新科技與防災教育成果,期能提醒大家做好各項防災準備,提升防災意識。 參加辦法 參觀並體驗攤位即可蓋章,集滿15個章即可於活動服務台兌換防災宣導品1份 注意事項 每人限領1張集章卡,限量600張,發完為止。 每攤位一次,不得重複集章。 舞台節目 10:00-11:00 113年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戲劇表演《進擊的地牛》 11:00-12:00 防災開講-打火哥蔡宗翰《地震轉瞬間,生死一念間:回顧重大災害,破解地震迷思,邁向韌性未來》 14:00-15:00 科學演示-鵝爸陳秋民 互動攤位 攤位名稱 單位名稱 攤位簡介 北大國小--「包」你安全 教育部防災校園進階學校: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民小學 「包」你安全-- 1.地震-->防災避難「包」:家庭與學校的防災地震包,各需要準備什麼物品呢?請挑挑看! 2.水災-->檔水沙「包」:沙包擋水人字型與磚砌型,一起來嘗試一下! 3.簡易緊急救護-->三角巾的替代「包」紮神器,一次搞定。 給生活好氣象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氣象及地震防災宣導,以遊戲方式帶民眾認識颱風及地震。 淹水預警e起來,防汛應變e把罩 經濟部水利署 規劃展示水利防災互動學習教具,以「分級警戒記起來、環境檢查動起來、檢查清掃做起來」為主題,藉由「淹水感測器元件模型」、「淹水感測器DIY」及「防汛一把罩(預警/應變)互動教具」教具的操作,使師生能善用防災淹水感測器、防水擋板進行應變,達到提前預警及減少淹水的風險,並強化師生理解環境檢視的重要。 水保防災起步走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本次參展共攜帶三套行動教具,分別為【臺灣的坡地危機】、【玩光柵學水保】以及【山神與三災】。邀請觀眾體驗在氣候及環境變遷的影響下,臺灣山坡地越趨嚴峻的種種挑戰。 大災問-防災科普知識+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每年9月特別規畫國家防災主題月,今年9/21-9/22將舉辦【大災問-防災科普嘉年華】,除了有大家喜愛的嘉年華攤位體驗、水保劇、講座等舞台表演,今年更首度推出【一線生機】密室逃脫遊戲以及【防災易起來】救難知識體驗區,以及DIY工作坊,國家防災日就到科教館逛市集、看表演、學逃脫、動手做,認識防災 災防 大哉問!! 協勤民力智慧系統 內政部消防署 會準備幾個與 [消防災害-地震為主] 的相關題目提供現場抽題回答,需答對者即闖關完成 緊急醫療救護智能平臺-救急救難一站通 內政部消防署 危急時刻有人倒下,怎麼辦?你有想過,救護車抵達前可以為寶貴的生命提供幫助嗎?答案是可以的! 下載「急救先鋒App」,成為萬中選一的勇者,前往拯救世界吧!完成 1 項勇者任務,即可獲得攤位蓋章。 防災士 防災事 消防署(防災士攤位) 根據研究,災害獲救之民眾約9成是靠自己、家人或社區居民自助或互助的。內政部自107年起開始推動防災士培訓,使民眾成為自主防救災工作推動之助手,想學習更多災害防救知能或急救訓練實作嗎?歡迎一起加入防災士行列!等你喔😊😊😊 水保科普金促咪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透過互動型教具,推動水土保持、減碳及防災等觀念,從生活中做好水土保持的災害防治與水土資源保育,共同攜手愛護大地創造永續環境。 文山防災小學堂 教育部防災校園進階學校:苗栗縣苗栗市文山國民小學 貓貍防災食學遊.玩轉防災藝培力-文山防災小學堂用最浪漫的教養方式,讓每個進到文山防災基地的學員,在「玩防災」的過程中,玩轉防災的學習世界,並學會調適因應減災害。學校透過校訂課程開發了26套防災桌遊,讓擁有3個基地的我們,用交安、地震、水保「玩轉防災」創造更多防災教育的可能性。此次帶來了結合心臟病遊戲的「臨震脱逃」桌遊,讓每個學員在遊戲中學會「佇著地動趴掩穩」的防災要領。 屈尺防災知識家 教育部防災校園進階學校:新北市新店區屈尺國小 闖關者閱讀防災知識卡(含地震時、水災、災後防治…等)五張,再抽籤進行答題, 回答正確即可過關。 優霞雲 Yawhabun-泰韌性了雅 教育部防災校園進階學校:桃園市復興區霞雲國民小學 闖關一:心靈療癒之泰棒了雅,認識泰雅傳統樂器,並依簡譜演奏完成可過關 闖關二:樂活之泰雅美食,認識可食用的山林野菜,在洞洞板中找出可食用的山林野菜配對成功即可過關 闖關三:麥塊防災小達人,認識防災避難原則,並於麥塊遊戲中答題成功過關。 消防署-防災虛擬體驗遊戲區-AR繪本 消防署綜企組消防宣導科 結合微軟Kinect與互動式防災虛擬體驗軟體、AR繪本,讓民眾在玩遊戲的體驗中學習防災知識,寓教於樂。 消防防災e點通 內政部消防署 「消防防災e點通」APP(Application ,應用程式)是一個以行動裝置為主的應用程式,目的是提供民眾在災害發生時的即時資訊、安全指引以及災害應變措施等相關資訊,以便讓民眾可以在災害發生時能夠掌握即時的情況,並且做出適當的應對與行動。為提供民眾更完整的功能與資訊,本APP可依使用者所在位置及訂閱區域提供災害推播通知,且於APP首頁可顯示離使用者最近的5個避難(防空)處所及醫院,並可使用擴增實境AR進行路徑導引使用者快速到達避難處所,並於有需要尋求協助時,利用119報案定位功能,快速獲得救援。 闖關的方式請民眾下載app並登入即可 震知道了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 發生地震時,地震儀會接收到震波訊號,並由電腦快速計算出震央、深度、規模等,當達到條件時中央氣象署即會以災防告警系統對外發布。來賓觸動地震警報器後,說出保命三步驟即可過關。 臺灣T-CERT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 內政部消防署 「臺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簡稱T-CERT,由內政部消防署推動全國各企業組織、社區成立,以提升大規模災害發生時,民眾自助與互助之能力,蓄積全民防災能量。 防災知識模擬考 內政部消防署 勇闖防災知識模擬考 智慧防災你最ㄠˊ防災知識模擬考,針對居家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災害情境,透過答題方式,建立民眾正確防災知識,提升災害應變的能力,降低財產的損失並保障生命的安全。 消防防災館-地震避難演練 內政部消防署 「消防防災館」是您的數位緊急避難包 全國唯一最專業的一站式防災知識網站,內容包含:防災知識資料庫、數位應用互動學習、多元防災知識防災微學習、防災網路演練…等 防災虛擬體驗館-震撼求生(AR繪本) 內政部消防署 防災繪本採用最新AR技術,設計內含防災教育的專屬遊戲軟體,供民眾在遊戲過程中學習防災知識 防災虛擬體驗館-超能變身 內政部消防署 設計專屬互動式遊戲軟體結合微軟 Kinect,化身為震抑騎士魁克、防災管家琪波、治癒天使瑞莎、火神剋星斐爾、王牌搜救犬金登、地球防災特使洛伊、智能偵測專家樂樂奶奶一起保護家園。 延伸學習區 集完章別急著走!可以到科教館其他樓層加強防災知識,並為你的明信片上色喔!可以自己參觀蓋印章複印的套印明信片區塊~ 3F《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地震緊急救援術工作坊 地震緊急救援術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cue 臺灣位於板塊交接處,經常面臨地震的考驗。當房屋在地震劇烈搖晃之下,不幸傾倒時,救難隊是如何將位在高樓的受困住戶救出危樓的呢?「鋼索」跟「擔架」是經常被使用的救難用具,它可以將人或動物穩穩地從高處運送下來。現在就試試設計一件擔架,上面乘載不同重量的物件,並且能以鋼索穩定且安全地從高處運送至地面。 活動場次| 場次一 11:00-11:50 場次二 13:30-14:20 場次三 15:00-15:50 參加名額|每場次限額15組民眾參與,每組2人。 活動年齡|建議小學1年級以上。 報名方式|每場次前15分鐘開放現場報名及領取號碼牌(每人限領取1張號碼牌,不得代領)。 6F複合式地震體驗屋 Earthquake Simulation Room 臺灣位在地震頻繁帶的板塊交界處,但極大部分是無感地震,如果遇到中大型地震會是什麼感受呢?「複合式地震體驗屋」結合六軸運動平台、動畫、 居家連動系統,以及歷史地震波的波形紀錄,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在地震來臨前的數秒至十數秒時間內,帶領觀眾從視覺、 聽覺等感官感覺進行探索,同時了解地震預警的觀念與地震防災的重要性。 活動場次|14:30、14:50、15:10、15:30、15:50、16:10,每場體驗時間約10分鐘。 活動名額|每場次限額8位民眾體驗。 活動年齡|限6歲以上民眾體驗。 參加方式|請至6樓地震體驗屋入口處排隊。 體驗須知詳現場公告,場次如有異動,請以現場公告為主。 8F《識災Hello-複合防災教育特展》 展覽內容包含災害筆記本、緊急避難包、居家防火、節水抗旱、原民防災、耐震建築等單元,歡迎免費參觀。 防災相關知識 全民防災E點通 https://bear.emic.gov.tw/MY/#/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 https://www.tfdp.com.tw/cht/index.php?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