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lipse

綠潮世代-前進!永續能源島

G世代(Generation Green)」是這個當下,也是面對不遠未來的想像,人們都具備著完整的綠電素養與永續知能。 台灣電力公司提供著全台灣2,320萬的人口用電,面對石化能源逐漸枯竭的未來,我們是不是能夠有一些不一樣的選擇? 台電電幻1號所首次攜手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微型展覽,以大小朋友都能融入的互動展覽模式,傳遞給G世代主人翁們席捲全球的綠電知識以及台電深具前瞻性的減碳行動,期待G世代能夠開始喜歡綠能、關注綠能、了解綠能,一起建立理想中的永續能源島。 展覽期間:111年12月16日(星期五)至112年2月28日(星期二)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8F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09:00-17:00 週六、週日、國定假日:09:00-18:00 (每週一休館、國定假日及特定假日除外) 票價資訊:免費參觀 主辦單位:台灣電力公司 承辦單位:卡爾吉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電幻1號所 「電幻1號所(Taipower D/S ONE)」為台電打造全台首件綠能場域品牌,將無形電力延伸的概念、知識與美感,透過有形場域-Energym、Powerlab、D/S ONE Gallery,轉換為綠色、智慧、未來的無限可能。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二段1號 參觀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 電幻1號所官網:https://dsone.taipower.com.tw/ 電幻1號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sone.taipower/

> 更多

Ellipse

機智水保酷學堂互動巡迴展

展覽介紹: 全球氣候變遷持續加劇,水土保持局近年來努力翻轉生硬難懂的水保知識為淺顯易懂的教具教材,創立「水保好好玩」為品牌,利用多元、創意、互動、科技等元素並融入元宇宙議題,企劃設計「機智水保」酷學堂互動巡迴展,除了展現水土保持局多年來寓教於樂的教具教材及其成果,更引領水土保持局開展邁入全新的第61個年頭。 本次互動探索展覽預計於北、南的博物館巡迴展出,透過六大亮點八大展區將近年來的水土保持與防災教育資源能量整合串連,讓民眾體現氣候變遷下保水護土及防災觀念提升的重要性,歡迎您一起來機智學水保勇闖酷學堂,還有豐富的繪本故事書讓知識領航大未來,使水土保持及防災教育在民眾心中扎根擴散,達到水土保持生活化全民化的目標共同攜手愛護臺灣這片土地。 展覽期間:111年5月3日(二)至111年10月2日(日) 展覽時間:配合本館營業時間開放(周二~周五09:00-17:00,周末及例假日09:00-18:00,暑假期間周一~週日09:00-18:00) 最後入場時間:每日閉館前30分鐘(周一~周五16:30、周末及例假日、暑假期間17:30) 展出地點:本館3樓西側特展區 票價:持本館常設展門票入場免費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教育部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2022 水保好好玩親子劇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主辦,帶領大、小朋友透過親子劇瞭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活動可憑常設展門票免費參加,活動地點及主題如有異動,依現場公告為準。 《呼叫水保隊長!!宇宙魔王來襲!!》 宇宙魔王「闇黑巧克力大帝」率領「地牛搖滾獸」與「狂風暴雨獸」跨越宇宙航線前來襲擊地球,意圖吸取擁有山川、湖泊與森林…等美麗自然資源的地球,將這些能量全部吞食來強壯自己,透過擬人化手法巧妙有趣的描繪氣候變遷為大家造成的環境災害。 演出時間: 9/10 15:00呼叫水保隊長手偶劇(3F機智水保酷學堂展場內) 演出長度:40分鐘 演出形式:真人+故事偶 《龜兔不賽跑.水保挑戰趣》 「龜兔不賽跑、水保挑戰趣」水保親子劇是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為大家精心策劃,從出版的繪本延伸發展的戲劇,從「龜兔賽跑」一個大朋友與小朋友都耳耳熟能詳的故事,這次烏龜兔子年紀大了跑不動了回到家鄉買了塊山坡地準備養老,那他們要比賽什麼呢?原來保護水土是勝負關鍵,敏捷的小免可以翻轉結局嗎,還是溫吞烏龜依舊取得勝利呢?在氣候變遷的現今,如何透過水土保持的方法,降低天然災害帶來的傷害及損失,珍惜水土資源,促進土地合理利用,維護自然生態,學習與環境和諧共處,我們需要一起努力。非常感謝由宜蘭綠繪本故事姐姐為我們演出水保親子劇「龜兔不賽跑、水保挑戰趣」。 演出時間: 9/3 15:00 龜兔不賽跑水保挑戰趣( 3F機智水保展區) 9/17 15:00 龜兔不賽跑水保挑戰趣( 3F機智水保展區) 9/24 15:00 龜兔不賽跑水保挑戰趣( 5F極大極小區) 演出長度:40分鐘 演出形式:真人偶裝演出(舞台背板+道具表演)

> 更多

Ellipse

鬼滅之刃全集中展

《鬼滅之刃》由吾峠呼世晴老師原著,透過敘述人與鬼之間的虐心故事、鬼氣逼人的戰鬥,加上時而喜感幽默的角色描繪,因而大受歡迎。 本展覽將展品與場景「全集中」在此,帶您回到電視動畫《鬼滅之刃》竈門炭治郎立志篇,身歷其境感受鬼殺隊與鬼的英勇戰鬥史。 展覽日期:2022年6月25日(六)至2022年10月10日(一) 展覽地點:本館七樓西側特展區 展覽時間:平日9:00-17:00/週末、國定假日、暑假9:00-18:00 (閉展前30分鐘停止售票及入場) 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購票請洽:https://www.mediasphere.com.tw/exhibition/cont?eid=87

> 更多

Ellipse

【健康城市揭秘:探索獨一無二的自己】展覽

健康,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議題。 如果身體是一座城市, 身體內的細胞和基因會如何運作,以維持身體機能呢? 健康科學教育品牌「BeTWeen 23」將艱澀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更親近大眾的趣味性故事,以視覺資訊圖表推廣,讓民眾在觀看故事的同時,了解與自身健康有關的知識。本次展覽從健康城市出發,包含三大主題:「基因揭秘!」、「揭秘!職人精神」、「揭秘!精準健康時代」,營造開放式的互動環境,鼓勵民眾從中發掘自己身體的奧秘。今年夏日,邀請您一起來趟探索之旅,揭秘健康城市,打造專屬的健康生活! 主題展區介紹 「基因揭秘」:從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徵出發,思考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 「揭秘!職人精神」:參觀小居民平常如何幫助我們維持身體運作。 「揭秘!精準健康時代」:了解獨一無二的自己後,打造專屬的健康生活。 展覽期間:111年7月23日(六)至111年10月2日(日) 展覽時間:配合本館營業時間開放(周二~周五09:00-17:00,周末及例假日09:00-18:00,暑假期間周一~週日09:00-18:00) 最後入場時間:每日閉館前30分鐘(周一~周五16:30、周末及例假日、暑假期間17:30) 展出地點:本館8樓中廊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精準健康促進協會(TPHA)、國立臺灣科技大學、VIDlab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 慈善贊助:Pfizer、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專屬網站:https://www.tpha-tw.org/

> 更多

Ellipse

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

改變觀看世界的角度,開啟創新思維! 不論是科學研究、藥物研發、工程設計、環境規劃、科技創新發明,在科學技術與知識革新的過程中,都存在著忽略「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的分析視角,錯失了許多創新的可能;未能察覺性別可能導致的偏誤以及科技與工程領域中的性別不平等,也使得創新研發的過程,缺少了更多元的角度與觀點。 性別平等,一直是當代重要的議題,也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回顧「千禧年發展目標」(The Mili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的進展與不足,聯合國於2015年訂定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epment Goals, SDGs),其中前六項目標的相關指標都與女性息息相關,這些議題涵蓋了貧窮、糧食、健康、教育、兩性平等與婦女賦權及安全的水源等。 2015年,聯合國也設定2月11日為「國際女性科學日」,鼓勵更多女性參與科學、促進女性在科學領域的平等發展,消除女性在經濟、社會、法律和文化等各方面因各種性別不平等的因素所形成的障礙。 我們期望透過這個展覽中的女性故事、性別化創新思維與設計挑戰活動,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反思過去所忽略的視角,為世界帶來更為平等而永續的創新。 一、入口展覽引言: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 這裡展示了觀眾對於科學家、工程師、建築師、發明家的想像。想一想,這些想像是否帶有性別的刻板印象呢? 想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知道科學是如何演進?知識是如何被傳授與學習?男性與女性是如何參與與實踐他們的創意、想法與洞見?科學技術與知識革新是如何產生的? 二、關鍵少數-為什麼歷史上沒有偉大的「女」科學家、工程師、建築師、發明家? 你是否聽過女性在科學領域生活的故事? 第一幕 古代、中世紀 在歐洲科學興起之前,生活在肥沃月灣的古埃及人、美索不達米亞人研究天體運行、發展數學來建造紀念性的建築與工程,知識、權利與宗教三者的關係緊密相連,並由博學的男性維護它。 儘管有優秀的女性科學研究者參與科學研究,但是當時的社會情境,仍對女性是否適合從事「理性」的科學思考活動,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第二幕 文藝復興、科學革命 女性在這個時期有機會成為專業人士,如助產士露易絲.布爾喬亞開發新的接生技術,改善母親與新生兒的安全;瑪麗亞.梅里安開啟科學插畫的起源,瑪麗亞.溫克曼設計了日曆,或是安娜.曼佐利尼製作了教學用的蠟製解剖模型。 女性因為有機會成為獨立的專業人士,能以她們的工作養活自己和家族成員。 第三幕 啓蒙運動 啟蒙時代是科學普及的黃金時期,因此女性有機會讀到更多的科學出版品。此外,貴族與富裕的中產階級婦女則藉由沙龍來討論不同的科學議題,甚至出版科學作品,例如著名的沙龍主人愛蜜麗.德.夏特萊在1740年出版《基礎物理》一書。「 拿出勇氣運用你們的理性!」– 伊曼努爾・康德 第四幕 十九世紀 在此階段,科學的發展開始被視為國家進步的象徵,科學家開始享有較佳的薪資,並且可以成為專門的職業。女性在經過一番努力後,有機會享有高等教育受教權,並將科學作為其畢生的志業。但直到二十世紀初之前,美國的女子大學仍要求女性教職員維持單身,理由是女性不可能同時負擔兩份全職的工作。 第五幕 二十世紀 1970年代美國政府與學者嘗試要改進女性參與科學比例過低的問題。部分學者相信兒童成長的環境會影響他們的興趣與技能,家長們開始思考如何避免給孩子性別刻板印象的玩具,學校教育則反思應該提供男女同等接受數學課程訓練的機會。 第六幕 二十一世紀 相較以往,女性已有較多獲得科學與數學高等教育的機會,然而大眾對於從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女性樣貌卻存在著刻板印象,她們往往被認為具有較陽剛的男子氣概;邁入職場,女性必須要兼顧家庭、育兒與工作等多重角色,另一方面薪資的差異也迫使女性在職場中要加倍努力才能獲得與男性同等被重視的機會。 三、見微知著-科技為什麼需要創新? 設身處地-性別化創新是什麼? 「性別化創新」是運用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分析,進行科學技術與知識的革新。由於這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因此還需要更多研究者投入性別分析的方法設計,或是案例研究,來瞭解性別分析是如何引導創新的。 3-1 科學 ☉教科書裡有性別刻板印象嗎? ☉主動的精子與被動的卵子? ☉「哺乳類」為何被稱之為「哺乳類」? 3-2 健康與醫療 ☉「維賽留斯紙娃娃」的反思 ☉女性心臟病與男性骨質疏鬆症 ☉流行病學裡失落的一頁 ☉針對不同族群的疾病研究 ☉生理性別是唯一考量嗎?人工膝蓋的設計 3-3 工程 如何為工程設計帶來創新? ☉汽車碰撞實驗假人設計的轉變 ☉從50百分位男假人到虛擬孕婦假人Linda ☉為更多元的使用者設計科技輔具 ☉透過設計機器人能否促進社會平等? 3-4 環境 ☉看不見的女性建築師 ☉住宅不只是居住的機器―建築師的女性設計觀點 ☉以使用者為核心的住宅與鄰里設計 ☉太空工程中的建築女性設計思維 四、匠心獨運-動手設計我們的世界 4-1 看看我們的周遭有什麼待解決的問題? 好的設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雙手則是展現人類智慧的工具。 面對一個問題,人類會開始思考解決方案,並運用雙手創作各式各樣可能的原型,接著透過不斷測試、重新調整、改善原型的失敗之處,或是修正計畫,完成一個更好的設計。 4-2 我的設計挑戰 生活中的許多設計,都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而誕生的。想想生活中有什麼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呢? 4-3 與樹共生之坡 想像這是一座充滿樹木與各種生物的山坡,我們要在這裡建造一座坡道,讓人們可以從最高處安全且平緩地下山。 4-4 手術解決方案 在研發手術工具時,需要注意此工具要應用在哪個器官?要協助達成什麼目的? 需要克服的障礙是什麼? 4-5 地震緊急救援術 當房屋在地震劇烈搖晃之下,不幸傾倒時,救難隊是如何將位在高樓的受困住戶救出危樓的呢? 五、集思廣益-分享你的意見 看完了這個展覽,有什麼令你印象深刻的展品?覺得好玩嗎?有什麼想法想跟人分享的嗎? 現在請你透過這個互動介面,擺出5種表情,寫下你的心得,製作展覽專屬的個人漫畫。 參觀資訊 工作坊開放場次 詳情請洽當月展場教育活動 教育活動 注意事項:每場次半小時。 每場次開場10分鐘後截止入場,現場座位或操作區額滿為止。 展覽日期 109年7月31日起 本展覽於開館時間提供參觀,配合休館日無開放 展覽地點 本館三樓南側展區 票價資訊 持當日有效常設展門票即可進入參觀 指導單位 教育部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協辦單位 國科會性別化創新的應用與推廣計畫

> 更多

Ellipse

粉紅豬小妹玩樂日互動特展-台北站(110/12/28-111/03/13)

佩佩巡迴列車 一起歡樂一起Fun 風靡全球兒童界的超級巨星佩佩從高雄飄到台北發放歡笑啦!佩佩的超凡魅力不僅令幼童們著迷,大人也被她深深吸引,加上她那可愛詼諧的性格,一定可以將節日的歡樂氣氛推向另一個高峰。 「粉紅豬小妹玩樂日互動特展-台北站」呈現出多個陪伴著佩佩成長,充滿著美好回憶和歡笑的地方,讓粉絲們也能親身體驗其中樂趣,一同尋找快樂的鑰匙,編織難忘的回憶。 一路從溜滑梯、火車隧道、超大型骰子拼圖玩到泥巴坑,再從灌溉田園到參與跑步競賽,還原動畫的經典場景、加碼展出立體角色人物,展區中將串聯互動科技打造體感設施,透過生動的投影,快來和佩佩17玩7來吧! 告別南臺灣的《粉紅豬小妹玩樂日互動特展》將於今年寒假跟著小粉絲們一起迎接北台灣囉!!! 展覽特色 佩佩家族大集合,立體角色現身展區! 看佩佩、喬治、爸爸豬、媽媽豬、爺爺豬,奶奶豬,還有動畫裡的好朋友小羊蘇西、小兔蕾貝卡,小貓康蒂等一起現身展場等你來合照! 五感體驗,從互動中快樂學習! 特展設立許多體驗,挑戰體力,更讓孩童從小熟悉人與人的接觸,提升情緒商數,互相激勵啟發創意思維,提昇小朋友的學習意願! 高科技感測,結合新世代兒童互動模式! 展區內設立互動體驗,模擬真實情境,不單考驗腦力,也令孩童與家長們從近距離的接觸,增進生活樂趣! 從玩樂中體驗生活教育 打造寓教於樂的學習經驗! 大小朋友透過展覽不同類型的動畫場景,與粉紅豬小妹的經典角色們一同學習生活經驗,學習不挑食、收拾玩具、團隊合作,在留下歡樂回憶同時也讓小朋友們學習正向樂觀精神。 佩佩家族大集合,立體角色現身展區!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1年12月18日(六)至2022年3月13日(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七樓東側特展區 展覽時間:平日9:00-17:00/週末、國定假日、寒假9:00-18:00 (閉館前30分鐘停止售票及入場) 休展日:12月20日、12月27日、1月3日、1月10日、1月17日、1月31日、2月21日、3月7日 主辦單位:寬宏藝術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單位:Entertainment One UK Limited 製作單位:MEI Theatrical Limited and BIZ Trends Media Pte Limited 票種 票價 適用對象 110年入場適用出生年份 111年入場適用出生年份 網路刷卡 傳真刷卡 現場現金 全票 350元 限一般民眾單人使用。 ★ ★ ★ 優惠票 (入場須驗證) 300元 限持本國學生證件110學年上學期註冊章為憑 年滿1歲之兒童。 *109年11月(含)以前出生者 109年12月(含)以前出生者 ★ ★ ★ 愛心票 (入場須驗證) 175元 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觀眾,須出示身心障礙手冊正本。 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觀眾之陪同者限一位,須與身障者同時入場。 1.65歲以上長者。 1.45年12月(含)以前出生者 1.46年3月(含)以前出生者 ★ 免票 (入場須驗證) 0元 未滿一歲之幼兒,須一位成年人持票陪同入場。 109年12月(含)以後出生者 110年1月(含)以後出生者 備註: 不含空中大學、推廣教育、社區大學、碩博士生、國際學生證。 年齡計算方式以年份及月份為計算標準,請出示可辨識年齡之相關證件。 *未滿一歲之幼童未攜帶相關證件則以優惠票計算。 *年滿一歲之孩童或學生未攜帶相關證件則單人票計算。 *65歲以上之年長者未攜帶相關證件則以單人票計算。 注意事項及入場須知: 體驗部分設施時需脫鞋並穿著棉襪,禁止穿著任何鞋類或赤腳。 使用設施時,禁止攜帶自拍棒、腳架或任何尖銳物品,以避免受傷或破壞設施。 每張票券展期間可使用一次,票券一旦遺失、毀損,恕不補發退換,請妥善保管。 本展覽開放拍照,惟請尊重藝術家之智慧財產權及作品版權所有。 禁止攜帶傘、食物、飲料、寵物、嬰兒車入場;禁止飲食、吸菸、嚼食口香糖及檳榔。 個人物品請自行保管,本展不提供寄放。 請遵守參觀規則、動線及現場工作人員指示,如遇人潮眾多,為維護活動品質及安全考量,達滿載標準時將實施流量管制,敬請依序排隊等候。 請勿高聲談笑、嬉戲追逐。如有不當行為經規勸無效者,則須立即離場且不得有異議。 本展覽相關異動訊息公布或票務相關事宜,可隨時於寬宏售票系統kham.com.tw查詢獲得第一手資訊,恕不另行通知。 免票資格:未滿1歲者,需出示有效正本證件入場,家長須購票入場。 *溫馨小提醒:8歲以下(含)之幼童須由大人陪同進入特展

> 更多

Ellipse

《Pingu企鵝家族的誕生:40週年巡迴特展》(111/01/28-111/05/01)

瑞士的影像製作人歐特馬・顧特曼(Otmar Gutmann)自1980年製作的原型測試影片逐格動畫「Pingu」,將迎來成立的第40週年。 1990年以後,電視系列影片也在超過世界155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播放,企鵝男孩「Pingu」和他朋友們溫馨幽默的故事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 Pingu每天都保有精神以及好奇心快樂的生活著。 但Pingu也不是像資優生般的,有時也會得意忘形的被罵,有時也會因為寂寞而哭泣。 Pingu的模樣,也讓身為大人的我們回憶起了童年。 這次展覽中,除了展示原作者歐特馬・顧特曼(Otmar Gutmann)的相關資料,還有展出約400件當時工作室中所使用的黏土人型實體、分鏡圖、底片等製作「Pingu」的珍貴資料。 此外,還可以體驗日本使用3DCG動畫技術所製作的「Pingu in the City」全新影像,讓親子都興奮不已的體驗Pingu世界。 歡迎來探索只有在這才能看到的Pingu全新魅力。 展覽期間:111年1月28日(五)至111年5月1日(日) 展覽時間:配合本館營業時間開放(周一~周五09:00-17:00,周末及例假日09:00-18:00),周一照常開放參觀(除夕不開放) 最後入場時間:每日閉館前30分鐘(周一~周五16:30、周末及例假日17:30) 展出地點:本館7樓西側特展區 票價資訊:詳見官網https://mediasphere.com.tw/exhibition/cont?eid=79&gclid=Cj0KCQiAgP6PBhDmARIsAPWMq6kZzmJWrRA9csA4nVhPWAAV7eHxukKnMuDLGEtq3VKE7s2E_wRHKE8aAmUzEALw_wcB 客服電話:02-6616-9938(週一至週五11:00-18:00) 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 更多

Ellipse

「玩藝數」-遊戲與藝術中 發現數學新奇(111/01/28-111/04/05)

課堂以數學、物理、化學、文學、藝術等不同科別分割,總讓人誤以為知識是如此的壁壘分明、截然不同。事實上,世界是一座無牆的學校,萬事萬物皆蘊藏了大大小小的關聯性。 感性的藝術裡仍存有理性的足跡,抽象的思維中卻藏有具體的景象,仔細尋找便能發現數學驚喜。幾何形狀的排列,創造了畫面的美感;數字產生「量」的觀念,以數量建構圖形,又有迥異的風景…… 展覽集合6位「藝數家」的精彩創作,以「玩」、「藝」、「數」簡單區分,涵蓋「立體紙雕」、「3D列印」、「鑲嵌與組合摺紙」、「動態雕塑」、「串珠與珠串」、「平面與立體幾何」等和遊戲、藝術、數學相關之主題,藉此來帶領觀者「探索」數學的奧妙,感受「跨域學習」帶來的新奇與樂趣。 「立體紙雕」:立體紙雕有別於平面剪紙,傳達的層次與豐富度會比平面來的更強烈,不但可以模擬動植物或昆蟲外觀型態或動作上的變化,也可以有空間情境的展現。而其設計的特點著重在互動情境及觀者想像的延伸,並可從立體零件組裝中理解「長度」與「角度」的關係。立體紙雕必須要符合「數學」原理,才能夠正確的站立、開啟、或收合。在有限制的結構技法與材料下,選擇合適的附加價值,例如有趣的動作、空間想像、功能實用性、意義傳達等,將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只是簡單的紙,但經過創作者精確的計算後,其作品設計之精巧將令人不得不為之驚歎! 「3D列印」:有人說3D列印掀起了製造業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也有人視它為設計界新一波的「文藝復興運動」,只要解決了材料問題,它幾乎是無所不能。3D列印技術又稱為「加法製造」或是「積層製造」技術,目的是將所持有的3D圖檔,以高精度的堆疊方式呈現出原始模型的細節與特徵。故透過3D列印技術可將數學本質上抽象、不易理解的部份具體呈現出來。因此,我們相信3D列印也將為「數學學習」,甚至「藝數」創作,帶來新的契機,而運用3D列印技術作為結合數學理論和藝術設計的橋梁、媒介或工具,將讓年輕學子在學習過程中更感到趣味,也讓數學更具實用性! 「鑲嵌與組合摺紙」:原本是童玩的摺紙,經由日本吉澤章革命性的改良後已成為兼具趣味與美感的「藝術品」。而摺紙進展到20世紀產生令人驚豔的創新,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掌握「摺疊結構」的學理,建構出「數學」法則和定律,輔以電腦科學技術,讓摺紙不再侷限於紙張,並逐漸在各領域大放異彩。最近十餘年間,從摺紙所啟發的知識、概念和經驗被廣泛運用於航太科技、建築工程、機械研發、醫學材料、生活時尚等,大幅影響改變現代的科學與工藝。新型態的摺紙包括用一張紙重複摺疊圖案的「鑲嵌摺」(tessellations),以及用多張紙組合成型的「組合摺」(modular),造就了驚人的摺紙藝術作品。在這次展覽裡,我們將分享藝術家精心創作、和多面體相關的摺紙作品,其中應用了鑲嵌摺、組合摺等各種不同技巧與設計方式,期待大家從中感受摺紙於未來不可限量的可能性。 「動態雕塑」:簡而言之,雕塑是一種作品牽涉到三維立體空間物件的藝術。而動態雕塑(kineticsculpture)是將雕塑與動態結合並導入「時間」要素的雕塑。動態雕塑隸屬於動態藝術,是西方現代雕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60年代以來,伴隨著電子影像、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雕塑家對新材料、新技術的使用,動態雕塑自身的形態邊界得以進一步的拓展,有效地結合了建築、裝置藝術的表達方式,並日趨成為當代公共藝術中一種主要的藝術形態。在這次展覽裡,藝術家特地結合數學與動態雕塑,藉由在動態展示下數學幾何造型的持續不斷變化,造成觀者視覺上的衝擊和獨特感受,和以往單純平面的呈現相當不同。 「串珠與珠串」:傳統串珠工藝可以用來表達許多分子的立體結構,它們不僅可捕捉到分子的力學特徵,各種繽紛多彩的串珠結構,更像是來自奈米世界的化學藝術品,展現出千姿百態的分子之美。另一類的珠串結構,則是由串珠分子模型延伸變化而成,是一種全新的張拉整體構建體系。通過張拉力與壓縮力彼此的均衡,巧妙地模擬微觀分子的平衡幾何結構!串珠與珠串以幾何及對稱為核心,探索奈米空間次序的奧妙,從而培養對於數學與科學的興趣,提升美學人文素養。 「平面與立體幾何」:幾何學,簡稱幾何,是數學的一個基礎分支,主要研究形狀、大小、圖形的相對位置等空間區域關係以及空間形式的度量。數學上,平面與立體幾何通常是指二維平面和三維空間中的歐幾里得幾何。幾何學應用於許多領域,包括藝術,建築,物理和其他科學領域。小至自然界中生物體的基本構造、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路上隨處可見的交通號誌,大至工業器具、建築結構、藝術裝置,甚至天空中的星辰排列、運行軌跡等,幾何無處不在。因此,我們期待觀者能從藝術家的幾何創作中領略數學的對稱性與結構性之美,不僅得到知識性的啟發,更能身歷其境感受作品所展現之獨特創意,進而發掘出數學的理性與感性。 此外,在活動期間,現場更定期舉辦教師研習、親子體驗坊等活動,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及創作者親臨分享,並安排手作互動課程,讓各級學校師生、民眾體驗數學與生活藝術結合的樂趣。活動內容精采豐富,機會千載難逢,誠摯邀請您共襄盛舉,一同透過數學之眼,看見數學之美,領略數學的奧妙與趣味。 活動期間:111年01月28日 (星期五) 至 111年04月05日 (星期二) 活動地點:11165臺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3F西側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09:00-17:00 週六、週日、國定假日及寒暑假:09:00-18:00 (每週一休館、國定假日及特定假日除外、寒假天天開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官方網頁:https://www.ntsec.gov.tw/ 臉書粉絲專頁: 科教館GO好玩 https://www.facebook.com/ntsec 玩藝數&幾何之森 https://www.facebook.com/The.World.of.MathArt/ 指導單位:教育部、科技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嘉義大學 承辦單位:科技部 110年度科普活動計畫「玩藝數之跨域合作」 展覽顧問:劉火欽 策展人:嚴志弘 參展藝術家:洪新富、陳學建、蘇卓英、賴鴻州、金必耀、孟慶台 (按展區順序依序排列) 視覺設計:施曉恬、李再然、賴彥伶 移展策劃:吳中益、蘇萬生 移展協力:科教館推廣組、王詠翔、左家靜、李敏淑、簡廷峻、蘇彥豪 展場協力:科教館展覽組 協辦單位:扶風文化、Amao Chan Studio、Eagle 蘇卓英摺紙工作室、珠立方、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數學思維與素養創新人才培育聯盟、卡爾國際實驗教育、明燿資訊 合作單位: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藝數摺學、教師國數館、UniMath、珠璣幾何 GeoBeading、數玩創藝、Kist 請多紙叫立體書工作室 媒體聯絡人:王若憶 電話:(02)6610-1234#1510 E-mail:totora073@mail.ntesc.com.tw

> 更多

Ellipse

《teamLab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們》(110/10/08-111/02/28)

《teamLab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們》本次展覽由享譽國際、藝術團隊teamLab帶來引爆全球口碑熱議,超高人氣的9大數位藝術裝置,透過科技與藝術的交織,今年夏天將打造一個夢幻的數位遊樂園,讓每位入場的民眾,都能沉浸在感知自然、創造、藝術的夢幻世界,在夢幻的未來遊樂園中,與科技、藝術的互動,共同創造出與眾不同的藝術作品。 關於 teamLab 自2001年起開始活動的藝術團隊。通過團隊創作來探索藝術、科學、技術和自然界交彙點的國際性跨域研究團隊。由藝術家,程序員,工程師,CG動畫師,數學家和建築師等各個領域的專家組成。 teamLab想通過藝術來探索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新關系。人類為了更好的認知世界,習慣性的把世界分割,並將其視為具有邊界的事物。我們探索認知的邊界,並試圖超越人類對世界,對時間連續性的邊界的認知。世間萬物都是奇跡般地存在於積年累月且沒有邊界的連續性上的。 關於Future Park 共創 / Co-Creation 《學習!未來游樂園》是以共創(共同創作)為目的的教育項目和實驗場所。 teamLab關注於改變同一空間中人們的關系。為了讓他人的存在成為一種積極體驗,teamLab希望能將個人創造活動變成共創活動。 技術的飛速發展讓我們更快地擁抱未來,很多工作將由機器來完成。未來,人所特有的能力,比如思考力和創造力,將變的越來越重要。 當今社會的教育和日常生活抑制了人類的創造力。此外,很多人熱衷於使用智能手機。通過智能手機,人們可以交流思想,但彼此之間卻是孤立的。因此,共創活動的可能性會減少。 人類通過與他人的溝通和分享來了解世界;在感知世界的過程中用身體去思考。人類社會的進步正是源於共創成果。我們希望通過體驗共創活動的樂趣,可以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更有創造力。這也是此項目的初衷。 展覽期間:110年10月8日(五)至111年2月28日(一) 展覽時間:配合本館營業時間開放(周一~周五09:00-17:00,周末及例假日09:00-18:00),周一照常開放參觀(除夕不開放) 最後入場時間:每日閉館前1小時(周一~周五16:00、周末及例假日17:00) 展出地點:本館7樓南側特展區 票價資訊:詳見官網https://uevent.udnfunlife.com/teamlabfutureparktaipei2021/ 客服電話:(02)7721-6955#2 (每日09:00-18:00) 主辦單位:teamLab Kids、聯合數位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有任何異動依現場公告為主。

> 更多

Ellipse

古物揭密—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110/08/01-110/11/30)

毛爺爺是故宮的大家長,有一天外出散步返家時,發現竟忘了故宮大門的鑰匙密碼!這時突然想起新認識的朋友阿輻是個大偵探,也許他可以幫忙解開密碼。 毛爺爺的密碼其實是從他的好兄妹象牙球、轉心瓶及鄝公鼎身上而來的,你願意跟我們一起探險,幫他找出密碼嗎? 等你來解密喔! 近年來國立故宮博物院因應文物保存修復、展覽、工藝史研究、出版及文物徵集之需要,文物科學鑑識分析與研究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協助了解決與釐清相關問題,如龍藏經、西清續鑑鏡匣的保存與工藝技術;象牙球、轉心瓶、青銅器等內部結構與製作工藝;玉石寶石的鑑識;陶瓷、顏料與染料的研究分析等。 為使各年齡層社會大眾對文物科學鑑識有所認識,本次展覽以「利用科技為古物揭密」為主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結合牆面輸出、 動畫影片、互動式多媒體等形式,呈現本院近來文物科學鑑識成果,推廣老少咸宜的文物與現代科技交會的科普知識。 本展覽藉由故宮元老毛公鼎-毛爺爺,以及大偵探阿輻的導引,進入古物揭密的秘殿:「探究齋」、「實驗閣」與「解密樓」,透過多元的展示方式,帶領民眾經歷一場生動有趣的教育探索之旅,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希望吸引親子、學生及一般社會大眾發現故宮文物不易窺探的一面,讓觀眾在文物科學鑑識相關知識之外,也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古文物的身世傳奇與多面向內涵。 展覽期間:110年8月1日(日)至110年10月16日(六) 本展覽於開館時間提供參觀,配合休館日無開放 展覽時間:配合本館休館日及營業時間開放 展出地點:本館3樓西側特展區 票價資訊:持當日有效常設展門票即可進入參觀 *本特展資訊請以本館官網、展覽現場公告為準。

> 更多